胆囊偏小胆囊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沟槽区胰腺炎丨临床及影像表现 [复制链接]

1#

病例及相关资料展示:

男,60岁,腹痛、乏力、体重减轻。CA19-9正常。

行上腹部CT增强(动脉期、实质期、冠状MPR)

影像表现:

胰头略饱满,胰腺实质密度尚均匀;

胰十二指肠沟区域间隙浑浊,可见等低密度灶,不均质轻中度强化;

邻近十二指肠壁略增厚,强化较明显;

主胰管无扩张,胆总管略窄;

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最后诊断:

沟槽状胰腺炎(沟槽区胰腺炎)

Groovepancreatitis

沟槽区胰腺炎(GP)

是一种临床少见特殊类型的局限性慢性胰腺炎,以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下段和胰头背部之间的沟槽区而命名,该潜在解剖间隙内有淋巴组织和血管走行,炎性或肿瘤性病变均可以发生于该区域,病变可累及邻近结构。

沟槽区指胰头、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下端、胰管及副胰管等结构共同组成的特殊解剖区域,又称为胆胰十二指肠区域,该区域发生局限性胰腺炎可导致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增厚、囊变甚至肿块形成。

本病多好发于40~50岁男性,常有长期饮酒史,病程可持续数周或数年。

实验室检查:血浆胰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或尿淀粉酶可有轻度升高,肝功能和血清肿瘤指标(如CEA、CA19-9、CA50)等通常无明显异常。

常见CT表现:

分型:根据是否累及胰腺背侧实质分为单纯型和节段型两种类型。单纯型GP是指病变只局限在沟槽区域,胰头部实质未受影响,而节段型GP则是沟槽区和胰头部同时有受累及。

沟槽区病变:等低密度,十二指肠壁内和/或肠壁与胰头间隙的囊肿,病变区域瘢痕组织的渐进性强化。

十二指肠降部壁明显增厚,伴随黏膜结构完整,多数为弥漫性环状水肿,少部分为局部管壁增厚,壁内可出现囊性变。

胆总管和胰管可在病变处较长范围的渐进性狭窄,上游轻度扩张。

周边淋巴结肿大为慢性炎性改变,无特异性。

邻近胃十二指肠动脉一般受压推移,但血管较完整,没有血栓形成及管壁浸润等改变。

男,64岁,沟槽区慢性胰腺炎(单纯型)。

a)CT平扫示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的间隙内有软组织密度灶(箭),边界欠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渗出;b)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沟槽区病灶内有囊变区,周围实性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增强扫描实质期,显示沟槽区病灶呈渐进性延迟强化,中心相对低密度区缩小。胰头实质呈均匀强化(箭),边缘清;d)增强实质期冠状面重组图像,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副胰管区肠壁不均匀增厚(白箭),其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区,十二指肠降部呈偏心性狭窄,胰周多发肿大淋巴结(黑箭)。

图2 男,66岁,弥漫型GP。CT增强扫描实质期示十二指肠降部管壁环形增厚(长箭),胃十二指肠动脉受推移(短箭)。

图3 男,73岁,节段型GP。CT增强扫描实质期示胰头部囊性病灶(长箭),伴有沟槽区积液(短箭),胆囊炎、胆囊呈香蕉状形态(*)。 

图4 女,60岁,节段型GP。CT增强扫描实质期示副胰管扩张(箭),肝内外胆管扩张。 

图5 男,76岁,GP。CT增强扫描实质期示胰腺实质钙化并主胰管扩张(箭),肝内外胆管扩张。 

图6 女,57岁,GP。增强扫描实质期示胰管钙化(箭),胰头区渗出性改变,胰周多发淋巴结炎(短箭)。 

图7男,60岁,GP。ERCP示十二指肠降部管壁水肿,胆总管下段呈逐渐变细的狭窄(箭),胰管呈串珠状改变。

同一患者MRI图像。

图1a.1b横断位T2WI及T1WI显示胰头增大并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可见十二指肠内侧多发小囊变区(△)。

图1c冠位T2WI显示囊变(△)及胆总管胰腺段狭窄(↑)。

图1dMRCP清晰显示多发囊变(↑)。

图1e~1h不同层面增强动脉期及延时期(5min)图像,显示完整的十二指肠内侧壁(↑)以及沟槽区延时强化的纤维瘢痕(☆)。

图1f(↑)显示囊壁延时强化。

图1i(HE4×10):显示肌样组织增生(白星号)、扩张的胰腺导管及增生的导管上皮(黑星号)。图1j(HE10×10):显示病变内大范围纤维化(白星号),及扩张导管(白箭)

鉴别诊断

胰腺癌

十二指肠肿瘤

胆管癌

(主要鉴别点:GP的病变位置、局部囊性变、胆胰管渐进性狭窄)

↓部分内容来源:

来源:熊猫放射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