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DT简讯医院胰胆肿瘤多学科 [复制链接]

1#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2月22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16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影像科王俭教授、消化内科曾欣副教授共同主持,参加者包括普外科、肿瘤科、介入科、消化内科、影像科、中医科等科室的专家教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和进修生等,医院的部分专家。本次共讨论了13例患者,其中1例来自四川重庆,1例来自江西赣州,患者家属均赶到MDT现场聆听多学科会诊,经过讨论后均为患者明确了诊治方案。

会议现场

病例讨论-1薛贤医师汇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AP)患者一例》(门诊重庆患者)患者男性,66岁,四年前因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染拟诊为“胰头占位伴梗阻性*疸”医院行手术探查,发现胰头肿块侵及SMV,未能切除,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遂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患者反复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年4月医院行CT检查提示:胰尾部囊肿伴感染,行“肠粘连松解+腹腔冲洗术”,术后腹痛缓解,但仍反复发作*疸、寒战、高热症状,医院就诊,均给予抗炎、消炎利胆治疗后缓解,今年1月患者再次发作寒战、高热,皮肤巩膜*染并皮肤瘙痒,给予抗炎利胆治疗不缓解,行CT检查提示:胰头部增大,主胰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体重下降15kg,来我院门诊就诊,查CEA、CA等肿瘤指标处于正常范围,IgG4升高,怀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针对该患者下一步治疗提出讨论。

王俭教授:系统回顾年发病至今的上腹部CT、MRI平扫+增强、MRCP的影像学表现及变化后提出,在诊断胰腺炎症方面,MRIT1加权相较于CT具备一定优势,CT诊断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延迟性强化,部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并不典型,而MRIT1加权可明确显示炎症部位较正常胰腺组织信号明显降低,结合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未发现胰腺存在肿块,MRIT1加权显示胰体尾部增粗,呈明显低信号,可诊断为胰腺体尾部广泛病变,考虑炎症可能性大。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但未见到肝内胆管炎特征性的“枯枝征”,故考虑为胆肠吻合口狭窄,导致反复胆道感染,具体治疗需结合临床。

邵成浩主任:同意王俭教授影像学分析,结合患者病史、IgG4升高,该患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AP)诊断明确,但目前患者无腹痛,主要症状表现为*疸、寒战、高热,胆道感染不缓解,考虑为胆肠吻合口狭窄引起,有手术适应症,其狭窄原因可能为合并IgG4相关性胆管炎或前次手术造成,该患者目前营养状况差,建议先行PTCD引流减*,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待全身状况好转后手术治疗,手术方案考虑为拆除原胆肠吻合口,重新吻合。

曾欣教授:结合该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及IgG4检查,考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AP)合并IgG4相关性胆管炎可能性大,建议先行PTCD引流,术中根据情况先行吻合口扩张,同时可考虑在抗生素支持下谨慎使用激素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

介入科:该患者PTCD可行,术中导丝如能通过吻合口,可先行扩张,并将导管放入至吻合口远端。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收住消化内科,先行PTCD引流,同时给予抗炎、利胆、保肝,胆汁细菌培养后及时调整抗生素,并给予营养支持,待*疸、寒战、发热胆道感染症状控制、营养状况改善后决定下一步治疗。

病例讨论-2陈*主治医师汇报《胃窦部占位一例》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加重1月”入院,医院CT提示:胰头模糊伴渗出,考虑炎症,胰头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给予抗炎、抑酶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至上海就诊复查CT提示:胃窦部胃壁增厚,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查肿瘤指标不高,查电子胃镜:胃窦部狭窄变形,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病变。活检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伴淋巴滤泡增生。收住入院后再次查胃镜提示:胃窦变形、僵硬,小弯侧粘膜纠集、粗糙,幽门狭窄,常规胃镜无法通过。胃内较多食物残渣潴留。PET-CT提示:胃窦十二指肠球部高代谢区。

王俭教授:结合CT检查,该患者胃窦部胃壁僵硬,胃壁增厚,考虑胃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胰头部主要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胰头周围模糊影不排除存在小穿孔可能。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内镜下表现仍考虑为胃窦恶性肿瘤,其十二指肠第一段、二段及胰头部表现不排除为肿瘤累及可能。

邵成浩主任:结合该病史、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所见,该患者仍考虑胃窦起源的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虽无病理证实,但该患者已存在幽门梗阻表现,具备手术指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该患者十二指肠1、2段增厚、狭窄,不排除肿瘤累及可能,术中需仔细探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胰头部受累情况,手术方式考虑为远端胃癌根治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讨论-3陈*主治医师汇报《十二指肠乳头占位一例》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左上腹痛2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溃疡”病史二十余年。该患者两月前因左上腹痛于外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治疗好转后出院,一月前再次发作,至我院就诊查血淀粉酶U/L,CA133.8U/ml,行CT检查提示:胰腺炎,胆囊结石、胆囊炎,胰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消化内科收住后查超声内镜:幽门狭窄,无法通过幽门,换纤维胃镜后通过,考虑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降段隆起糜烂,乳头区0.8*0.7cm隆起,性质待定。活检提示:粘膜慢性炎症,间质充血、水肿,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抗炎、抑酶、制酸治疗后腹痛缓解,现为进一步治疗入我科。复查血淀粉酶u/L,CA128U/ml。提请MDT讨论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王俭教授:该患者CT检查表现为典型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CT表现为肝内外胆道全程扩张,远端环形延迟强化,考虑胆管壶腹部或十二指肠乳头炎症可能大,同时考虑合并肝内外胆管阴性结石。建议行MRCP检查。

曾欣教授:该患者行超声内镜示幽门部狭窄,无法通过,结合患者有慢性溃疡病史,考虑疤痕可能性大,纤维胃镜可明确十二指肠乳头小占位,病理考虑为炎症,但考虑到乳头区活检困难,存在一定假阴性误差,该患者仍不能排除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可能。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同时伴有胰、胆管扩张,结合影像学表现,考虑梗阻部位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内镜已明确证实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非手术不能解除梗阻,但局部切除并发症较多,故仍建议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胆总管下段不排除存在CT阴性结石或胆泥可能,但考虑为肿瘤引起的继发改变。需要注意的是该患者近两月两次发作急性胰腺炎,近期CT检查所见胰腺仍存在水肿,血淀粉酶仍高,胰腺质地较脆,肿胀明显,术后胰肠吻合口瘘风险很高,故目前不是该手术最佳时机,可待患者炎症进一步吸收后来院手术。

病例讨论-4陈*主治医师汇报《胆总管下段癌行胆肠吻合术后一例》患者为52岁女性,四月前因梗阻性*疸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考虑为胆总管下段癌,医院手术记录描述,术中因门脉周围侧支丰富,似海绵样变,出血明显,手术风险大,遂行“胆肠吻合、胃肠吻合+肠肠吻合+胆囊切除术”,术中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癌,术后*疸消退至正常。出院期间口服“替吉奥”化疗两疗程,五天前查CT提示:胆总管胰头段恶性肿瘤,肝右前叶下段小占位,转移待排。为行手术治疗入我院。入院后查CA461.5U/ml,PET-CT结果排除了肝脏及其它远处脏器转移。

王俭教授:仔细阅读并对比术前、术后CT、MRCP检查,该患者胆总管下段癌诊断明确,术后四月肿瘤明显增大,但未见门静脉受累证据,未见门静脉周围海绵样变征象,建议进一步行MRI增强检查排除肝脏微小转移可能。

邵成浩教授:该患者胆总管下段癌诊断明确,该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门静脉、尤其是肝门部门静脉受累证据,同时该患者PET-CT检查未见远处转移证据,故该患者仍有手术指证,但患者为二次手术,且距上次手术仅四个月,腹腔粘连较重,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备血等术前准备要充分,同时患者已行胆肠、胃肠、肠肠吻合,术中需仔细探查,切除肿瘤同时,可有效利用原吻合口,必要时可行胰胃吻合。

病例讨论-5刘佳医师汇报《胰头癌合并胆管低位梗阻患者一例》患者为68岁男性,因“皮肤、巩膜*染进行性加重2月余”入院,入院时查肝功能:总胆红素umol/L↑,直接胆红素umol/L↑,间接胆红素58umol/L↑,白蛋白33g/L↓,ALTU/L↑,ASTU/L↑,γ-GTU/l。给予PTCD引流,营养支持,目前总胆红素umol/L↑,直接胆红素umol/L↑,间接胆红素67umol/L↑,白蛋白30g/L↓,ALT59U/L↑,AST36U/L,γ-GT82U/l.CT检查提示:胰头段胆总管扩张,肝内及肝门段胆管明显扩张。胰头体积不规则强化。

王俭教授:该患者CT增强未见胰头明确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胆总管远端肿瘤可能性大,建议MRI薄层扫描进一步明确。

邵成浩主任:患者梗阻性*疸诊断明确,胆总管全程及肝内外胆管均扩张,仍考虑来源于胰头可能性大,该患者*疸较重,总胆红素达mmol/L以上,故应行术前减*,方案选择PTCD。该患者治疗选择手术亦无较大疑问,故重点集中在术前减*措施选择及指征上,该患者选择减*指征如下:1、*疸指数较高,但目前就胆红素达到多少明确需要减*,尚无定论,以各治疗中心经验为主;2、肝功能已有明显影响。选择术前减*需注意一下几点:1、术前减*可造成胆管壁炎症反应,增加手术难度,就经验讲,在减*措施的选择上首选PTCD,可避免术区炎症水肿;2、术前减*可造成患者术前体液丢失过多,如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故术前应充分补液,纠正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目前该患者*疸已明显消退,但胆红素仍在umol/L以上,全身营养状况亦偏差,故非手术最佳时机,继续引流,加强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两到四周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讨论-6刘佳医师汇报《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一例》患者为35岁男性,患者因“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天”入院,血常规:白细胞22.7×/L,中性粒细胞93.3%,淋巴细胞3.2%。生化:总胆红素34umol/L↑,间接胆红素32umol/L↑,白蛋白29g/L↓,淀粉酶活力U/L↑,钙1.86mmol/L↓,腹水淀粉酶活力U/L,凝血:凝血酶原时间15.1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51.1S,纤维蛋白原8.01g/L。腹部B超:左下腹积液40mm。入院后措施:1、腹腔穿刺置管引流;2、行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常规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鼻空肠营养管支持治疗。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9.6×/L↑,中性粒细胞87.7%↑,淋巴细胞7.5%↓。淀粉酶活力:52U/L。总胆红素20umol/L↑,间接胆红素8umol/L↑,白蛋白32g/L↓。复查腹部CT:胰周水样密度影环绕,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腹腔内大量积液,部分形成包裹。现针对该患者下一步治疗提出讨论。

王俭教授:该患者影像学为典型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对比两次CT可见其影像学转归,影像学治愈时间一般较长,最近一次CT考虑该患者胰周包裹积液为假性囊肿可能性大。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为典型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就目前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影像学治愈”所需时间较长,远期有可能形成假性囊肿,亦不排除出现感染反复可能,故仍建议住院观察,营养支持。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为一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排除胆源性可能,考虑为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治疗经过尚顺利,患者CT表现的胰周积液考虑为急性液体积聚,假性囊肿一般在四周左右形成,该患者前期治疗顺利,但目前血象仍较高,不排除存在感染可能,但目前患者无发热,故暂不考虑穿刺引流,仍以禁食、营养支持为主。

该患者拟转消化内科继续治疗。

病例讨论-7朱洪旭医师汇报《胰头癌侵犯门静脉一例》患者为56岁男性,因“皮肤巩膜*染一月,ENBD术后一周”入院,外院CT检查提示:胰头占位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门静脉受累。PET-CT考虑为胰头癌伴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王俭教授:该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半截胰腺炎”,即梗阻远端胰腺炎症表现,梗阻近端为肿块位置,胰管扩张,考虑为胰头癌,门静脉主干受累,但就影像学表现,不符合癌栓表现,考虑为肿瘤侵犯可能性大,而且侧枝循环已建立,如该患者手术过程中如无法切除肿块,建议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肠吻合术,可暴露胰头部,为后期放疗提供照射通路,减少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胰头癌诊断明确,术前行CTA检查,明确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受累长度较长,但无远处转移,应积极手术切除肿瘤,行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需备人造血管,同时该患者脾脏肿大明显,如果脾静脉结扎后,胃、脾淤血严重,可同时行脾肾分流术,如无法切除肿块,则行胆肠、胃肠吻合术,术前须向患者家属交代可能的手术方式及风险。

病例讨论-8朱洪旭医师汇报《十二指肠乳头占位合并尿*症患者一例》患者为53岁女性,因“上腹部疼痛三月余”入院,上腹部CT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占位,直径约2cm,胰胆管均有明显扩张,肿瘤指标不高,患者既往有尿*症,每周透析三次,患者体重无减轻,入院后辅助检查提示患者营养状况良好。

王俭教授:该患者CT检查可见胆总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胆红素不高,胰管有扩张,故考虑为不全梗阻,十二指肠乳头区占位动脉期强化明显,考虑为良性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定期随访,2-3月复查MRI薄层,或者选择行局部切除。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诊断明确,造成胰胆管扩张,考虑为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瘤可能性大,恶变待排,肿块较大,内镜下局部切除风险高,并发症多,操作困难,且难以保证完整切除。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诊断明确,腺瘤可能性大,恶变率高,此患者占位较大,恶变不能除外,目前已造成胆道不全梗阻,同时合并胰管扩张,手术指征明确,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并发症较多且较严重,如胆瘘、胰瘘等,故仍应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需联系肾内科,协助制定术后透析方案。

病例讨论-9朱洪旭医师汇报《十二指肠壶腹占位一例》患者为71岁男性,因“皮肤巩膜*染20天”入院,CA208U/ml,总胆红素mmol/L,直接胆红素mmol/L,γ-GTU/L。MRCP及MRI增强提示:壶腹部占位并肝内外胆管扩张。本院超声内镜: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至乳头上方粘膜隆起,表面充血、糜烂,质地尚软。乳头开口不清。本院PET-CT:十二指肠壶腹部一长径2.1cm代谢增高病灶,SUVmax:7.3。

王俭教授:MRCP可见“鼠尾征”,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结合MRI增强、PET-CT检查,该患者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基本明确。

邵成浩主任: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检验及影像学检查,该患者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明确,未见周围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证据,未见手术禁忌,治疗方案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讨论-10金杰医师汇报《十二指肠乳头占位一例》患者为63岁男性,因“体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占位20天”入院。癌胚抗原72-4:12.32U/ml(正常值8.2)。腹部MRCP:胆囊增大,胆管总管扩张。超声胃镜(本院):十二指肠乳头占位,结节状隆起,表面粗糙糜烂,质地脆,易出血。超声内镜下见乳头部呈低回声,大小约31*24mm,胆总管扩张,最宽处约1.4cm,胰管扩张,最宽处约4mm,胰腺回声正常。病理: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曾欣副教授: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诊断明确,造成胰胆管扩张,病理为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肿块较大,恶变不能排除,内镜下肿块切除可能有残留复发风险,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瘤诊断明确,针对绒毛状腺瘤,直径大于1cm,即有恶变可能,该患者肿瘤已大于3cm,位于乳头部,故治疗应首选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讨论-11侍力刚医师汇报《胆总管中上段占位并梗阻性*疸一例》患者为49岁男性,因“皮肤巩膜*染伴乏力10日余”入院,入院前医院行PTCD减*治疗,入院后查肝功能:TB65umol/L↑,DB38umol/L↑,ALTU/L↑,AST74U/L↑,GGTU/L↑,AKPU/L↑。CA正常。腹部增强CT:胆总管中上段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MRCP:胆总管中上段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

王俭教授:胆管炎性狭窄在CT上主要表现为延迟性环形强化,而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胆总管中段局限增厚、狭窄,故符合胆管癌征象。

邵成浩主任:尽管该患者CA不高,但MRCP及腹部增强CT均支持胆管癌诊断,具备手术指征,目前经外院PTCD引流后,*疸已明显消退,未见明确手术禁忌,拟限期行胆管癌根治术。术中注意胆管上、下切缘送冰冻病理检查。

病例讨论-12侍力刚医师汇报《胰腺钩突占位一例》患者为51岁女性,因“尿色加深伴腹胀纳差20余日”入院。查肝功能:TB93umol/L↑,DB84umol/L↑,ALTU/L↑,ASTU/L↑,GGTU/L↑,AKPU/L↑。肿瘤指标正常。腹部增强CT: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钩突部低密度占位。PET-CT未提示胰腺头部存在高代谢病灶。

王俭教授:结合其CT检查所见,胰头钩突区低密度病灶考虑为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占位,不能排除为淋巴结或炎性渗出可能。

邵成浩主任:该患者CT增强可见胰头钩突部位一低密度病灶,造成胆道梗阻进行性加重,具备手术指征,术中进一步探查,如考虑为来源于钩突的恶性肿瘤,则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如为淋巴结则给予切除活检。

      

最后,为来自江西赣州的患者行多学科会诊,其在外院诊断为“肝右叶占位”,合并“肾病综合征”,白蛋白25g/L,王俭教授和邵成浩主任阅片后认为腹腔畸胎瘤可能性大,建议补充白蛋白、改善营养状况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多学科会诊

通讯员:陈*陈丹磊曾欣

年2月22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