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持续发热,竟然是鹦鹉惹的祸 [复制链接]

1#

导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也成了一种时尚,市面上宠物的种类也非常繁多,如犬类、猫类、乌龟、兔子、鹦鹉等等。宠物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快乐,减轻压力,排除烦恼。然而,宠物又会存在怎样的潜在危险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仔细了解一下。

案例经过

患者曾某,女,62岁,因“发作性眩晕1天”入院。现病史:患者诉3月15日下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有视物旋转感,伴恶心,无呕吐,站立及行走时有不稳感,无畏光及畏声现象,无肢体乏力及麻木,无听力变差,无耳鸣及耳胀感,无黑朦,无视物成双,症状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病史多年,现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控制可。否认“肝炎”、“结核病”、“伤寒”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20次/分Bp/80mmHg,神清语利、自主体位,颈软,左肺散在湿罗音。心律齐,心音可,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不浅,嘴角不偏,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四肢浅感觉正常,双侧巴氏征未引出,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门诊新冠病*核酸测定阴性。初步诊断为1.短暂性脑出血;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头胸部CT: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左上肺节段性肺炎。腹部彩超显示:肝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胆囊结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PCT:0.ng/mL,hs-CRP:.13mg/L。肝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大小便常规基本正常。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痰找结核杆菌、痰培养、血培养均阴性。

患者行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出发现发热,第三天眩晕有好转,但仍存在发热,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这是怎么回事?感染源到底是什么呢?经过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医生及检验医生的共同努力,再次结合病人情况寻找感染病原体。

患者痰培养、血培养阴性;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结核):阴性;抗酸染色阴性;抗酸分支杆菌免疫荧光染色阴性。

考虑患者可能存在非典型病原体,取患者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患者鹦鹉热衣原体的序列数为92,未发现细菌、真菌、病*、寄生虫等基因序列。

带着结果,通过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确实养了一只鹦鹉并时常与之接触。终于该患者明确了诊断,调整用药后,患者好转出院。

案例分析

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mydia)中的一种微生物,严格细胞内寄生。

革兰氏阴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比细菌小比病*大。细胞壁的结构和成分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相似,但没有或有微量胞壁酸,细胞壁上有属特异脂多糖抗原。细胞质中有DNA和RNA,并有不完全的酶系统,在宿主细胞质的空泡内增生,具有特异性包涵体。

鹦鹉热衣原体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具有原体(elementarybody,EB)和网状体(reticularbody,RB)2个发育阶段。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由于鹦鹉热衣原体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不高,需一定的技术及设备条件,同时应注意实验室污染,因此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开展。而二代测序技术(NGS)对少见感染、新型及复杂病原体感染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案例证实了这一点。

总结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在一些时候也不可避免的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年的SARS以及年开始的新冠疫情,都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养宠物,同样也是“半是蜜糖半是伤”,比如被狗咬伤感染狂犬病;养猫可能会感染弓形虫;养鹦鹉可能会感染鹦鹉热等等。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提高全民的健康防护意识更是刻不容缓。本文作者认为宠物虽可爱,健康最重要,家养宠物还是悠着点好。

来源/检验医学网

推荐课程:

心理咨询师等你来学!

产后康复师,赶紧安排上!

教你成为影像读片小能手

超实用的针灸、推拿技术

口腔护士,告别夜班新选择

华医网开设影像学习专题,帮你快速学会影像读片。全面讲解:胸部影像、颅脑影像、腹部影像、骨科影像…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