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体有些器官可有可无能随便切除这是真的 [复制链接]

1#

“哎?小李,你今天怎么吃饭吃这么少,而且吃得还这么慢?”

“唉,还不是扁桃体发炎闹得,我现在喉咙疼得慌,一吞咽东西就更疼”。听到同事的问询,小李无奈地回答道。

“不是吧,我怎么记得你总是扁桃体发炎啊?要不然直接把扁桃体给切了吧,切了也没啥影响,还省得老遭罪。”。

小李听完有一些心动,如果扁桃体的存在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反而还总是发炎,那确实不如直接切除来得好。但是小李也没有对同事的话偏听偏信,而是和昨天给自己的看病的医生联系了一下,咨询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医生听完小李的叙述提醒道,扁桃体看似无用,但它其实属于人体的一道免疫屏障。小李听完感到很诧异,不理解为什么医生会这样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扁桃体可以随便切除?

在很多患者看来,扁桃体不仅是一个无用器官,而且还是一个累赘,平常没什么用就不说了,还总是发炎化脓,还不如直接切掉省事。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扁桃体并不能随便切除,它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扁桃体位于人体的口腔内,属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大家口中常说的扁桃体发炎,其实指的是腭扁桃体,它位于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组织器官。因为扁桃体能够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防御作用,所以也被认为是人体的一道免疫屏障。

而扁桃体会发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道免疫屏障功能减弱。当人体长期处于疲乏无力、缺乏锻炼、营养匮乏的状态下,就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如果有细菌或病毒入侵,并聚集到扁桃体的窝内,就会使扁桃体出现发炎、红肿、疼痛、吞咽困难的症状。

此外,如果扁桃体的邻近器官组织出现发炎的症状,比如咽喉部、耳部、鼻部等,这些部位的炎症也会慢慢蔓延到扁桃体。

扁桃体发炎确实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有些患者甚至会在一年当中多次反复发炎,但是在扁桃体不是经常引起病变的源头情况下,仍然不建议患者进行切除。这不仅仅是因为扁桃体是咽喉部位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还因为扁桃体摘除手术也具有禁忌人群和禁忌症。

比如正在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具有血液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风湿热和肾炎等全身症状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月经期及月经前期的女性患者;免疫疾病发病率高,白细胞数量低于的患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等,都禁止摘除扁桃体。

就拿正在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来举例,这类患者的扁桃体正处于充血状态,如果立即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伤口出血,从而引起继发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和扁桃体一样,被认为是无用器官,并且可以被随便切除的器官还有5个,包括阑尾、智齿、胆囊、尾骨、鼻窦。但这其实都属于谣言,如果随便切除,可能会让身体出现一些不良变化。至于具体会出现哪些不良变化,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体的另外5个“无用器官”?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谣言,

“拿掉阑尾除了多了道刀疤根本没事”,

“切掉胆囊问题不大,留着还容易得胆囊结石”,

“尾骨作用不大,但摔倒时容易碎裂并引起剧痛,不如摘除”,

“鼻窦除了容易长息肉和引发炎症根本没用”,

“智齿应该尽早拔除,否则会龋坏并影响到牙床”,

好似这五个人体器官一点作用都没有,但真的是这样吗?

先来说阑尾,它是位于腹部右下方的一个管状器官,很多患者认为留着它只会发炎,并引发剧烈疼痛,甚至急性阑尾炎还有0.1%-0.5%的致死率,但其实阑尾并不像很多人所以为的那样无用。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因此也可以参与到人体的免疫功能当中去,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

此外,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的作用,不管是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还是促进生长的激素以及各种消化酶,都会在分泌以后,帮助肠道建立健康的菌群体系,使肠道微生物保持平衡。

再来说胆囊,它也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并不是可以随便摘除的存在。

一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缓冲胆道压力的同时,留下胆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当中;

二是分泌粘液,避免胆道黏膜受到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三是清空胆囊,当人体进食以后,食物会经十二指肠并刺激其黏膜产生缩胆囊素,这种物质会清空胆囊内的胆汁并马上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带离人体。

正是由于胆囊所具有的这三种作用,使胆囊不能被随便摘除,健康的胆囊不用说,即使是有所病变的胆囊能通过治疗好转的话,也不建议进行切除,否则可能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几率。

因为无处储存的胆汁,会进入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当中因为含有石胆酸,脱氧胆酸又可以被转化为甲基胆蒽,恰恰是这种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

接着说尾骨,其实尾骨具有保护脊柱和盆腔器官的作用。

当患者发生摔跤并且臀部先着地这种情况时,尾骨与脊柱底部的骶椎间的空隙会有一个缓冲作用,避免脊柱直接受到冲击,否则这种冲击可能会经脊柱直入颅骨,损害到大脑组织。

不仅如此,尾骨还对支撑人体内脏的骨盆肌,起着承重与稳定作用,所以也可以间接保护盆腔器官,不建议患者随便摘除。

然后来说说鼻窦,它是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不仅参与到湿润和温暖吸入空气的过程当中,还具有支撑人的脸部造型、支撑头颅内部以及减轻头颅重量的作用。

如果随便摘除鼻窦,患者可能会出现易出鼻血、平衡感减弱、头颅重量加重的症状。

最后是智齿,如果智齿部位长时间出现炎症感染、龋坏、疼痛等症状,患者就可以将智齿拔除,否则并不建议患者随便拔智齿。

因为智齿可以起到备用作用,移植到空缺的牙床部位。而且随便拔掉智齿,还可能导致面颊出现塌陷问题,所以患者不要草率决定。

其实这些器官,如果没有发生病变,都不建议随便摘除。话说到这里,日常应该如何做才能减少这些器官的发病几率呢?

如何减少器官发病几率?

人体器官都具有其各自的作用,很多所谓的“无用器官”,摘除以后可能确实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危害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大家也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减少这些器官的发病几率。

首先应该保持适量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快走、登山等有氧运动,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

适量运动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心脏跳动得更为有力,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加快脂肪消耗、降低血糖血压等作用。

尤其是增强人体免疫力这一点,在长期的适量运动下,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自然就能够使人体的抗病能力也得到增强,从而减少人体器官发生病变的风险。

其次是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优势非常多,比如促进生长发育、促进人体激素分泌、有利于脑细胞新陈代谢及发生抗氧化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等。

如果经常熬夜,紊乱的生物钟可能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使人体陷入到疲劳状态,抵抗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再加上对胃肠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影响到机体摄入营养物质,人体所需营养不能及时补充,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使各器官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

最后是合理饮食,三餐定时定量以及均衡的膳食结构,能够保证人体各器官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从而维持各器官的正常运行,避免病变的情况发生。所以建议大家每餐都按时吃饭,并且每餐都摄入定量的肉类、蔬菜、水果和主食,这样才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

最后的结语

人体有很多看似无用的组织器官,不仅没有太大的存在意义,还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很多人都坚持着摘除这些“无用器官”的观点。但这些器官是否真的无用呢?其实不然,这些器官绝大多数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只是局限于现在的科技水平,很多隐藏的功能还没被完全揭示出来而已

所以建议人民不要随便摘除所谓的“无用器官”,除非人体器官出现病变,不得不将这些器官摘除,那就需要专科医生的意见了。

参考资料:

[1]邹剑.扁桃体到底要不要割[J].健康博览,(05):20-22.

[2]霍威学,祖文轩,陈宏志,李成,陆进,张浩轩.正常成人鼻咽、鼻腔与鼻窦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研究,,44(04):-.

[3]赵伟.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初步探讨[D].西安医学院,.

[4]俞洁,韩兵.阑尾切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J].重庆医学,,51(15):-.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