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期吃素害死了刘伯温
TUhjnbcbe - 2023/3/26 20:26:00
郑华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40811/4445742.html

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

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

这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即刘基)写下的《秋日即事》中的一首。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与诸葛亮齐名,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师诸葛亮,后朝*师刘伯温”。

刘伯温有出将入相之才,且诗、文、赋、词、书法皆领袖当时。写此诗时,刘伯温已入晚年,因被诬告,待罪京城(指南京),自知生命无多,所以句句悲凉。

不久,刘伯温果然病倒,送回老家一个多月后,与世长辞。

(清)费丹旭摹《授经图》,中为刘伯温

刘伯温的身体一直不算太好,40岁便“齿脱头童”,晚年“须发已白过大半,齿落什三四,左手顽不掉,耳聩,足踸踔不能趋”,去世时已65岁,也还说得过去,《明史·刘伯温传》也称他因“疾笃”而亡。

据著名学者陈梧桐先生钩沉,胡惟庸被诛后,朱元璋5次对刘伯温的次子刘璟提到,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死的,可怎么下的*,下的什么*,皆语焉不详,只说是“下了蛊”。由此形成三种说法:

其一,朱元璋下*说(吴晗先生持此论)。

其二,胡惟庸下*说。

其三,刘伯温病死说。

三说各有道理,但下*说让人怀疑的是:胡惟庸在南京下*,刘伯温两个半月后才死,以古人科技水准,如何确保*药在几十天后见效?操作这种慢性*药,风险极大。刘伯温此时已是“死老虎”,对朱元璋、胡惟庸皆无威胁,何必置他于死地?

孰是孰非,短期难定论。

朱元璋第一眼没看上刘伯温

刘伯温出生于年,17岁拜在名儒郑复门下,23岁中进士,25岁任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刘家本将门,八世祖刘延年是北宋名将,“数从西伐,立战功”,他的儿子刘光世是南宋第一个建节(*人建节,势同藩镇)的将领,与韩世忠、张浚并立,但他“骄横不战,不可为大将”,后*权被夺,刘家由武转文。刘伯温的父亲刘瀹(音如岳)“通经术”,被元廷任为“教喻”,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

刘伯温仕元多年,只当到从五品官,却一次被罢官,两次辞职。

刚当县丞时,刘伯温挑战地方黑势力(即豪右),对方暗通蒙官,刘伯温被免职,幸行省大臣出手,将他调至省城,后因反对招降方国珍(元末最早起义反元的人),辞职回乡。再度出仕后,又与监察御史发生矛盾,“建言监察御史失职事,为台宪所沮,遂移文决去”。

回乡后,刘伯温沉溺于修道。

蒙元重道教,先有丘处机雪山讲道,后有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北上,在当时,“道观成了官僚大臣们祈祷之所”。

刘伯温曾说:“予弱冠婴疾,习懒不能事,尝爱老氏清净,亦欲作道士,未遂。”他的好友宋濂辞去元朝翰林院编修之职,入山修道10多年。

年,胡大海占领刘伯温的家乡,逼儒生面见朱元璋,刘伯温亦往,可朱元璋压根没看上他,“出银碗、文绮赐之,而遣还金华”,这让刘伯温的自尊心大受挫折,朱元璋再派人征聘,他都借口“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予以拒绝。

刘伯温本有条件自立

朱元璋没看上48岁的刘伯温,可能是嫌他太老,经地方官员孙炎几次推荐,朱元璋“赉币礼征聘”,令孙炎“三顾”。

朱元璋的态度为何突变?

一是朱元璋当时的班底只有“淮西武将集团”和“淮西文人集团”,前者以徐达、蓝玉为首,后者以李善长为首。李善长多谋乏智,心胸狭窄,“粗持文墨”而已。徐达等虽“奉持凛凛”,但“恭谨不能言”,从不敢提意见。朱元璋急需建立真正的参谋团队。

二是刘伯温号称“江左文人之首”,当时浙东士人视朱元璋为土匪之一,不愿投靠,收服刘伯温,可扭转局面。

三是刘伯温本有条件自立,放手不管,难免养痈遗患。

据《名山藏》记:“客或说基(刘伯温)曰:今天下扰扰,以公才略,据括苍并金华,明越可折简定,因画江守之,此勾践之业也。基笑曰:吾正恶方谷珍(即方国珍)、张士诚,刺促狐鼠,乃与同辙邪?天命有归,姑待之。”

为对抗土匪扰乱,当地组织民团,由刘伯温指挥,以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自立。说“天命有归,姑待之”,可能是不愿担风险的搪塞,未必真的视朱元璋为真命天子。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称赞刘伯温说:“能识主于未发之先,愿效劳于多难之际,终于成功,可谓贤智者也,如诸葛亮、王猛独能当之。”意思是,你这辈子做得最聪明的事,就是跟着我走。此时朱元璋已将刘伯温比拟为诸葛亮。

靠算卦糊弄朱元璋

朱元璋有重用刘伯温的一面,但主要是倚重他的方术。

元朝迷信,纬学入官学,刘伯温的爷爷刘庭槐、父亲刘瀹都是高手,刘伯温也写过方术书,且与不少方士往来。

年,朱元璋伐陈友琼,对方兵多,刘伯温则说:“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主公顺天应人,早行吊伐。”果然取胜。

年,朱元璋给刘伯温写信,说:“愚与先生自江西别后,屡有不详……盖以先生一二年间以天道发愚,所向无敌,近不敢违教。”

年,朱元璋再给刘伯温写信说:“果然,初至湖广,贼人诈降,后又坚壁不出,至今未下,实应先生之言。”这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琼决战,刘伯温通过计算,定在“金木相犯”之日,果然大胜。

如此看来,刘伯温简直像半仙,如此胡搞,原因很简单:

一是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刘伯温提建议时,常用“夜观天象”“掐算”等来忽悠。

二是朱元璋愿意配合。朱元璋出身低微,自编出生时红光满室,还说外祖父曾任南宋皇帝的保安,通巫术。把刘伯温打扮成“神算*师”,无非是在扮演“刘邦、张良故事”,给自己的正统性加分。

刘伯温算得准不准,朱元璋最有数。一次大旱,刘伯温趁机提出,立刻安置阵亡士兵的寡妇,平息士卒、工匠们的不满,朱元璋咬牙照办。10天后仍没下雨,朱元璋立刻将刘伯温赶走,可见他早知这套是骗傻子的。

因“仕元”而被边缘化?

刘伯温名义上是*师,但只是“客卿”,朱元璋真正信任的还是淮西故人。

刘伯温性格跋扈,常直言劝谏。朱元璋初奉小明王,在中书省设御座,刘伯温却骂:“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当时的朱元璋尚能伸能屈,认为刘伯温骂得有理,准备自己称帝。据载:“太祖国初因素,朝*有失,无人肯言……(刘)基独抗议,不以利害。”

张士诚被消灭后,刘伯温已无大用,渐被边缘化。朱元璋开始拿刘伯温曾“仕元”说事,处处侮辱。元廷退出北京后,百官称贺,朱元璋令礼部张榜:“尝仕元者不许称贺。”

洪武三年(年)大封功臣,初期名单上竟无刘伯温,后来勉强给个诚意伯,在功臣中排名第36,年薪仅石,而李善长却受封韩国公,年薪石。

朱元璋几次与刘伯温讨论丞相人选。一次问可否换下李善长,刘伯温认为李是勋臣,不能换。朱元璋说李善长总黑你,你倒帮他说话。后来,朱元璋换相决心已定,问杨宪如何,刘伯温说有相才,无相器。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汪偏狭浅薄,还不如杨宪。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说胡惟庸如劣马,让它拉车,一定翻。

朱元璋说:看来只有先生你合适。

刘伯温当然明白,朱元璋绝不可能让他当丞相,忙自称脾气急,更不合适。刘伯温没想到,朱元璋早有人选,问是为挑拨矛盾,杨宪、汪广洋都老实,没当回事,胡惟庸偏狭,从此与刘伯温为敌,因而得到朱元璋的长期信任。

朱元璋是真凶手?

洪武四年(年),刘伯温告老还乡,朱元璋让他“察其乡有利病与民社者,潜入奏”,刘伯温当真了,发现老家一个叫谈洋的地方,是浙江到福建贩私盐的枢纽,建议设巡检司,遂直接向朱元璋提议。

胡惟庸得知后,告刘伯温越级上报,且刘伯温会看风水,知谈洋有“王气”,设巡检司是为将来造反。

陈梧桐先生指出,在封建社会,皇权不受约束,有人指出应依元朝旧规,“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朱元璋当场说:“此元人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真正在意的是刘伯温懂风水。

刘伯温忙到京谢罪,此时年事已高,身体难支,据朱元璋后来说:“他(指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胡惟庸)*,只是他一个不从,他吃他每(们)的蛊了。”“后来胡家结*,他(刘伯温)吃他下了蛊。只见一日来和我说:‘上位,臣如今肚内一块硬结怛,谅着不好。’我派人送他回去,家里死了。后来宣得他儿子来问,说道胀起来紧紧的,后来泻得鳖鳖的,却死了。”

这里有几个疑点。

首先,从刘伯温死到胡惟庸死,相差5年,此前为何不查?

其次,如果是胡惟庸下黑手,为什么后来罪状中不写?

其三,胡惟庸是受朱元璋之托,带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喂药,如果刘伯温当场被*死,试错成本是不是太高?且不怕御医举报吗?

吴晗先生怀疑朱元璋才是真凶手,但苦无史料证明,且朱元璋也没有杀刘伯温的动力。

把胆结石当作“蛊”

虽然刘伯温的身体差,但他常年修道,有一点积累。据《游钟山记》,刘伯温曾与朋友酒后比“坐忘”功,刘“坐之二更,或撼之,作儛笑钓之,出异响畏胁之,皆不动。”

那么,朱元璋说的“蛊”又是什么?

明代法律严禁造蛊、养蛊,“置造、藏畜蛊*,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造畜者,不问已未杀人,财产入官,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若以蛊*,*同居人,其被*之人父母、妻妾、子孙,不知造蛊者,不在流远之限”;“里长知而不举,各杖一百,不知者,不坐,造获者,官给赏银二十两”。

传说蛊是*虫互噬,形成的超级*虫,毫无科学根据。据当代医家邓其耀研究,48名自称得蛊的患者求治,分别是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晚期肺癌、肝硬化、肝炎、慢性胃炎、肾炎、肠胀气等。

从“肚内一块硬结怛”看,可能是胃肠胀气。

刘伯温常年修道,多素食,而人体会分泌胆汁,用来消化脂肪,摄入脂肪后,胆汁才被排出,否则会在胆囊中淤积,形成胆结石。

胆结石非常疼,且生胀气,似乎吃了*药。刘伯温临死前,令子孙不得再修谶纬术,并把所藏书籍全部上缴,以示忠诚。不过,朱元璋不可能被感动,但大概率会突发奇想:将来借口刘伯温中*,可以扳倒胡惟庸……

胡惟庸的罪状太多,刘伯温之死没派上用场。个人管见,*杀说不靠谱,倒是长期素食者应以刘伯温为鉴。

(原标题:害死刘伯温的,是谁?)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逸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期吃素害死了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