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上,除夕夜,本应沉浸在节日喜悦和家人团聚的温馨之中,医院多名医护人员收到了迅速集结的通知,待命出发湖北武汉。
于是,他们每人都写了一张便条,有的是安抚父母的“家书”、有的是给孩子的“叮嘱信”、有的则是写给自己的“*令状”。
“年,不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开始,感觉自己一瞬间成长。武汉,我们一起守卫这座城市!爸爸妈妈,等我平安归来!”28岁的肾内科护士李瑾写道;51岁的护理部主任护师王莹对女儿说,“节后你要回去上班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要紧张”;52岁的感染科主任医师赵学群则像是在命令自己,“医者仁心,义不容辞”。
1月23、24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包括天津在内的全国17省(区、市)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也是在1月23日,医院医护人员的目标城市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战“疫”之路启程了。1月26日下午,由天津市32家医院的39名医生、96名护士及3名领队组成的第一批医疗队飞往武汉,驰援疫情防控第一线。
1月27日,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到达武汉,一直坚持战“疫”至今。在这期间,老人由于多日劳累还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又投入工作,自己还风趣地说“我把胆留在这儿了”,他的儿子也是天津市援鄂医疗队成员,父子俩在武汉各自忙到不能见面,即使是在父亲做手术时也没能去探望。
在湖北“战场”,“天津力量”不断壮大、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先后派出以张伯礼院医院院长、副院长领衔的13批共计名最精锐的医疗力量,奔赴湖北武汉、恩施等抗疫前线,同时尽最大力量调送前方最急需的物资装备。
医疗“老兵”再出征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援鄂医疗队中有不少当年抗击“非典”的医疗“老兵”。
医院*委书记陆伟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带队出征。年,时医院副院长的他带队抗击“非典”,后医院院长医院院长。
医疗“老兵”、医院重症科主治医师巩传勇感慨说,“岁月不饶人,17年前抗争非典的时候,体力比现在好多了。40岁出头的我,还能有机会奔赴一线,深入‘红区’,为自己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而自豪。”
1月26日深夜,天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本次任务的主战场——武钢二院,医疗队连夜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王莹、赵学群均为专家组成员,李瑾归到了随后成立的护理组,他们自发做好了分组、排班。
天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到武钢二院指定病区后发现,病区一楼大厅空空荡荡,二楼以上的病房,除了床架,什么也没有,很多窗户没玻璃,有的门上没把手,灰尘满地……这里自从“非典”疫情过后就被废弃了。
1月27日晚上,50多名新冠肺炎病人入住时,有人连被子都没有,更没有污染区(红区)、半污染区(*区)、清洁区(绿区)的划分。关于病人,医疗队人员拿到的只是一个数字,姓名、病历记录一概没有。
对此,天津医疗队明确防控救治要“严格划分绿区、*区、红区,实施分区管理”,并“采取一人盯一人的感控方案”,还要确保“在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的基础上,务求保障医务人员零感染”。
“第一天上岗的时候,穿着秋衣秋裤再套上‘刷手服’然后是防护服。没想到那里气温很低,加上8小时不吃不喝,头疼到不行。下了班,手和脚都冻得动不了了。只能在空调下猛吹,很久才缓过劲儿来,当天就有两名同来的护士感冒了。”医院护士刘丹记录下了第一天的艰辛。
新型冠状病*是新生事物,战“疫”一线也从来不缺新闻故事。
巩传勇在日记中写道,“01.31,今天我是早班,先从查房开始,50个病人从头到尾查完,防护服里的衣服已经湿透了,防护目镜里全是哈气,已经被压伤的耳根、鼻梁被汗水浸泡疼得无法忍受。但是,穿的戴的好多都是一次性消耗品,不舍得脱换,没事,忍着。”
“经过一天的培训,(1月)29日凌晨我正式值班,负责0到4点的夜班。为了工作期间不上厕所,我穿了成人纸尿裤,28日晚10点后也没再喝水吃东西。”天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丁桂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邢蕊则写道,“2月6日,上班没穿纸尿裤,真是难受呀!由于天气变冷,内外温差大,护目镜起雾真的是看不见了。但是,一切困难都克服了!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半点懈怠!”
3月7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宁回忆说,天津援鄂医疗队中有一个护士,在前线战斗时,父亲因病突然去世,“当她得知消息后很悲痛,领导想让她休息休息,她却多次表态:‘我要化悲愤为力量,我要坚守岗位,绝不退缩’。”
疾控“福尔摩斯”出动
传染病的防控少不了疾控人的参与,何况天津还有经验丰富的“福尔摩斯”。
在天津市下辖的各区中,宝坻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累计60例。早在2月6日,该区确诊病例就达21例,其中死亡1例。这21例病例中,有4人为百货大楼销售员,2人为销售员家属,11人为去过宝坻区百货大楼的顾客,3人为这些顾客的密切接触者,1人尚未找到来源。
当时令大家感到疑惑的是,这些与宝坻区百货大楼相关的病例均没有武汉接触史。要知道,这座百货大楼是当地人春节前传统购物的热门地,一旦出现确诊案例波及范围很广。
时任天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张颖和同事们所在的现场处置组开始与每一个确诊病例进行一对一的流行病学调查,把每个人的发病时间、行动轨迹、密切接触人员等信息绘制成图,比对图与图之间的关联点,再分析其相关性,最终摸清疫情发展的脉络。
连续追踪多日后,天津疾控的工作人员确定宝坻百货大楼的感染源是百货大楼鞋区售货员,她于1月21日出现发热症状,是宝坻聚集性案例中最早发热的病例。
天津疾控的工作人员还发现,在发病前的1月12日-13日,这位35岁的鞋区售货员先后两次到天津附近的L市鞋类批发市场进货。另外通过在全国的疫情报告里搜索,发现L市有新冠肺炎病例,也有本地传播的情况。由此判断,有可能该患者是在L市进货的过程中被感染,回津后造成宝坻百货大楼内的病*传播。
然后,这位鞋区售货员传染给了顾客,顾客将病*传播给了其他售货员,最终导致病*的传播。
张颖和她的同事们因为“破获”了这一案例,被网友称为天津“福尔摩斯”。在天津支援湖北的过程中,天津疾控也派出了多队人马。
1月31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派4名业务骨干组成“微检小分队”从天津出发,2月1日凌晨5点抵达湖北恩施。这4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3名来自市疾控中心、1名来自南开区疾控中心。天津市疾控中心卫生微生物研究室主任杨东靖担任小分队队长,他所在的研究室从天津出现疫情第一天开始就一直紧张工作,天津首例确诊病例就是他所在的实验室做出的诊断结果。
2月13日上午,天津支援恩施医疗队的6名疾控专家正式到岗,在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杀等工作中补充当地疾控力量不足的短板;2月17日,天津疾控系统再次派出5人战队,奔赴湖北恩施战场驰援疫情防控战“疫”;2月27日,来自天津市、区疾控系统的5名专家集结,赴湖北省恩施,开展流调排查工作。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透露,27日出发的5名队员都是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流调队伍的主力成员,出发前一直在天津进行着流调工作。与治疗疾病不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对确诊和疑似患者进行调查,之所以有“福尔摩斯”般的病情分析,离不开流调人员每天的辛苦工作。
天津疾控系统的专家团队针对恩施州很多病例是武汉返乡人员带来的家庭聚集性发病,深入乡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梳理出疫情传播的明确线索。
3月5日,来自天津市津南区疾控中心的胡强在日记中写道,“支援恩施州咸丰县已经20多天了,每天清晨,我们都到县疾控中心,和当地的同行们研究部署一天的工作。最近这几天,我们还重点帮助当地流调队伍完善疫情报告流程、统一流调报告内容。通过详细梳理全县17例确诊患者和73例疑似患者的流调报告,及时研究解决了信息不全、开展不及时和部分信息逻辑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多例传染源不详问题。”
胡强写道,“疫情不分白天和黑夜,作为一名疾控人,我们为完成流调工作而高兴,也更为当地的同行们能够独当一面而兴奋。”
捐赠津味麻花等物资
除了派人支援,天津向湖北捐赠物资也从来不含糊。
用王小宁的话说,“物资保障方面,我们坚持天津有,湖北就有,恩施就有,武汉就有。目前已经累计支援各种防护物资34万多件套,还有大批的生活物资和用品。”
事实上,从天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开始,医疗队员们都是带着医疗物资出发的。除此之外,天津还源源不断地向湖北专门运送物资。
3月4日上午,天津西青区驰援恩施市的余吨物资抵达当地民*局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包括面粉、食用油、蜂蜜、水果、饮料、津味麻花等生活物资,价值88.8万元。这批物资到达的同时,天津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组织天津市湖北商会、天津市甘肃商会企业捐助的物资也同时到达。
有网友将这称作是,“天津的小麻花来帮恩施小土豆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4日,天津支援湖北(包括武汉及恩施)的重点防控物资,包括医用防护服套,其中Ⅲ级医用防护服套、Ⅱ级医用防护服套;口罩27.5万只,隔离衣套、防护面屏个、熔喷布6吨等,向湖北疫区捐款超过一亿元。
多方努力之下,天津对口支援的恩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截至3月7日24时,全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例,累计死亡6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49人。
另外,天津已经先后分10批抽调了名医护人员援驰武汉。来自天津的医疗队员在武汉武钢二院、医院、医院和江夏、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多专业协同,尽全力救治,累计救治患者名,出院名。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