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专家来了!”昨天早上六点半,在宁波市奉化区桐照村,医院宁波院区的专家刚进村,就已有眼尖的村民认了出来,村口的卫生院早早排起了长队,CCO科普中国行走进宁波奉化,专家团队将肿瘤筛查和防癌抗癌科普都送到了村民家门口。
01:00点击观看视频
移动筛查车上覆盖5G网络,配备了低剂量螺旋CT等多种设备,肺部CT结果立等可取;不远处的甲状腺B超和乳腺B超检查,预约号码已过百。桐照村村民林存菊和74岁的妈妈排在队伍中,她笑着说:“平时我们也给家里老人一年做一次体检,只不过都要赶到奉化或宁波城区,来回一趟起码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这次又有省级专家,又有免费筛查,我们小姐妹都带着家人来做检查,我们来得算晚了!”一旁的村民林月娟接过话匣子:“筛查送到家门口,真是太方便,我们做完检查就能回鱼市做生意。”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科普中国行的专家团队给村民做筛查之余,医院宁波院区的专家还走村入户,解疑释惑。“我这复查单子,麻烦帮我看看!”三年前,村民陈松赶上消化道肿瘤的免费筛查,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了早期胃癌。他拿出自己一叠检查报告递给医院宁波院区胃外科执行主任*灵。“你恢复得很不错,发现得及时,胃部手术后,可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2,避免贫血。”*灵边说边在纸上写下了医嘱,陈松连连点头称是。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防癌筛查送到渔村,权威科普声声入耳。当天下午,在奉化图书馆,权威的防癌抗癌科普讲座正在进行中,医院妇科肿瘤专家闻强作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讲座、医院肿瘤防治科普专家*静进行了《预防癌症,早早行动》讲座,生动风趣的科普知识,场内掌声不断。
医院宁波院区执行院长李方印很有感触,他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扎根基层,我们也深切感知到基层群众对于健康的不同需求,当下,大家已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看病有钱’向‘防病省钱’提升,作为医者,我们要以更加接地气的科普宣传方式,更便捷的健康服务方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在科普中国行活动奉化站活动中,记者了解到,消化道肿瘤联合筛查也即将在奉化启动。*灵和医院宁波院区胸外科执行主任陈晟两位专家也再次呼吁,防癌要自律,大多数癌症可以通过生活干预和早筛而远离,以上消化道肿瘤为例,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胃镜能让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无所遁形,早诊早治,可将癌症拒于千里之外。
那么年轻,胃癌为啥会找上他?
早期胃癌病人多了一倍,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年轻人,谁没个胃病胃痛的,吃几颗药就好了!”小蒋今年34岁,一年前,确诊了胃癌中期,此前,他对于自己的胃痛始终不以为然。每每想到这个病人,*灵就想和年轻人说一说胃癌的防治。
“在很多人印象中,癌症是个老年病,但事实上,很多癌种出现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胃癌就是其中一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也具有一定相关性。以前30岁、40岁的病人在临床占比不多,但现在,20多岁的病人也屡屡碰到。”
回忆小蒋的确诊经过,*灵觉得很有代表性。小蒋从事销售工作,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也是家常便饭,前几年,小蒋就有点胃胀不适的感觉,但吃点助消化的药,马上就不难过了。单位体检指标也都正常,而去年开始,小蒋胃痛加剧,他决心要好好检查一下,但第一次做胃镜,就摊上大事,确诊胃癌中期。幸好,经过规范化治疗下,小蒋已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节奏则在*灵的再三提醒中,放慢了许多。
在浙江省,胃癌居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有数据显示,医院胃癌手术5年生存率达到60.3%,而在引领全球胃癌治疗规范的日本,这一数据是60.1%。“这样的数据对比,我们也经常说给患者听,这不仅仅是给我们自己鼓劲,更是给胃癌患者信心,坚定信念,科学抗癌。”*灵说。
他补充,无论现在医学技术如何先进、治疗方法如何多,我们作为医生,还是希望患者的肿瘤分期能早一点、再早一点。让*灵这样的临床专家欣慰的是,这些年,经过大力的科普、宣教,早期胃癌患者多了起来。很多人都是在单位体检中发现了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升高等迹象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患上了胃癌。以往早期胃癌病人占比仅10%-20%,现在能到30-40%,这些早期胃癌病人经过规范的治疗,都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误区
1.胃痛很多人都有,吃点药就得了。
*灵说:“胃痛有很多原因,一般是上腹部疼痛,但这个部位不仅仅是胃。胃痛不仅仅是胃炎造成的,可能还有肝脏、胆囊、乳腺等其他疾病困扰。”其次,很多人胃痛会吃胃药,吃药后,胃痛缓解了,医院就诊。“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区。”*灵说,其实很多胃药,除了对胃本身产生作用,还含止痛成分,对胃癌引起的癌痛也可以缓解,所以服用胃药后,即便疼痛缓解,也不代表处置得当,反而可能掩盖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建议一定要及早去做胃镜检查。很多时候,当胃痛持续出现,可能病情已进展。
2.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得胃癌
现在很多人的体检中,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一旦出现感染的情况,大家都很慌,这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同时,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早期发病有一定联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得胃癌。
一旦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治疗的话,幽门螺杆菌会持续在胃里面生长,会发展成慢性胃炎,再加上饮食不规律、饮酒、情绪压力大等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发展成胃溃疡等疾病,这些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土壤”。所以,如果体检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要慌张,建议在专科进行规范化的积极治疗。
3.胃镜太可怕,癌胚指标正常就不用做胃镜
对于这个误区,*灵特别有感触。拒绝,这是很多人听到要做胃镜后的第一反应。对于临床和高危人群筛查来说,胃镜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直观地观察胃内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胃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而且现在还有无痛胃镜,睡一觉就好,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灵说,癌胚抗原、CA等指标的确与胃癌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所有胃癌都会出现指标增高。有一半胃癌病人,这些指标都没有出现增高,特别是早期胃癌病人中,指标不高的情况很常见。因为这些血液指标的增高,需要一定体积的肿瘤,释放肿瘤相关蛋白到血液中,才会引起指标增高。”上周,*灵接诊了一位奉化女病人,这是一个中晚期的病人,溃疡面积巨大,伴有胃周淋巴结增大转移,但即便如此,病人的肿瘤标记物都正常范围。*灵说,该做胃镜,还是得做,其他检查都不能代替胃镜。
46岁的他,62岁的他,先后确诊食管癌,
因为他们都有同样的饮食坏习惯
46岁的辛先生,有20多年的饮酒史,每天必喝一顿酒,还特别喜欢喝高度数的白酒。多年前,辛先生就感觉吃东西容易噎住,但一直没往心里去,后来随着症状加重,喝酒都有梗阻感,再一做检查,已是食管鳞癌中晚期,还有大量淋巴结转移。
60岁的刘大伯今年生日的时候,女儿送他一份全面体检,让老爸从上到下,胃镜肠镜都安排上了,没想到胃镜一查,就查出了食管癌。
这两人都是陈晟的病人,“两人食管癌的分期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但致病原因相同,两人都是白酒爱好者,饮酒年数长。”
陈晟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食管癌发生在中国,中国食管癌患者的死亡率也占到全球的半数以上。这跟中国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很有关系,长期进食过烫食物、长期饮酒,食用腌制食品,这些都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比如长期饮酒,为什么和食管癌有关系,因为长期酒精刺激,会直接灼伤食管黏膜,刺激食管黏膜细胞病变,但即便食管癌在国内高发,很多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陈晟说。在门诊中,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好几个食管癌病人一发现就已是晚期了,后期要经过新辅助治疗,再等待手术机会,治疗周期漫长且棘手。”
陈晟说,虽然现在食管癌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更多样,也进入了综合治疗阶段,然而三分之二病人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而像刘大伯这样,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去做胃镜,继而检查出食管癌的病人,还是太少了,还是希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