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4日电(记者白剑峰)最近,在美国读书的宁波姑娘小伊胆囊结石发作,到当地医疗机构看急诊被告知至少需要等7个小时,5天后预约专科医生手术被告知至少要等4个月,手术费4万到6万元人民币。疼痛难忍的小伊坐飞机回到中国,医院看门诊,第三天就被送进手术室,半小时手术结束,3天后顺利出院,医疗费不到1万元。“中国医生做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比美国差,医生的诊疗、护士的照顾很专业很周到。”小伊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不仅赢得了广大患者称赞,也得到国际认可。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显示,根据年的数据,中国婴儿出生时的健康预期寿命首次超越美国,中国为68.7岁,美国为68.5岁,全球婴儿出生时健康预期寿命为63.3岁。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的结果显示,自年至年25年间,我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年,我国医疗质量呈现“四升一降”的趋势。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约为81.83亿,较年和年分别增加3.16%和7.64%。二是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较年分别下降0.3天和0.1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三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如麻醉技术应用人群从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到百岁老人,扩大了手术麻醉服务的可及性。我国麻醉相关死亡率约为12/百万,显著低于/百万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10/百万左右相当。四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年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年的22.0%和68.7%分别下降到8.7%和37.5%,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五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年的0.74%下降至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说,我国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从医疗服务供给侧入手,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努力提升以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专科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已产生了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推动了我国重大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