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
胆结石到底是保留胆囊好呢?还是切除胆囊好呢?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特别是胆囊结石的患者,我估计如果让病人选择的话,%会选择保留胆囊,究其原因,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对于手术以后,可能出现后遗症而担忧,才抗拒切除的。
一、其实从既往很早以前,保胆取石手术就已经实施了,但因为很多后遗症而被国内外专家逐步抛弃使用。
而近期在国内又开始流行了起来,主要是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希望于保留胆囊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消化功能。
但其实往往事与愿违,这种保留下来的胆囊基本上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反而起到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胆囊炎反复发作,使得胆囊癌的风险增加,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主要原因其实更多是在于目前针对胆囊炎本身的药物没有太大突破,目前药物都是主要针对胆囊炎的症状控制,而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愈药物往往效果不佳,无法让增厚明显的胆囊壁回复。
如果能够研制出完全恢复胆囊炎的药物,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结石的复发,减少后期胆囊癌的可能概率,作为医生是完全不反对保胆取石的。但是,目前尚达不到相关条件,所以不建议保胆,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药物的发展,保胆还是有可能推荐的。
所以目前也只是将反对保胆取石列为专家共识,而没有直接列为诊疗指南。
三、目前反对保胆更主要的原因是保胆的泛滥使用。
本来是要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来进行保留胆囊,所以基本上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合保胆的,这种手术虽然能够保留胆囊,且创伤较小、恢复速度快。但一般要求患者的胆囊功能良好,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并且术中尽量取石干净。
如果患者胆囊炎症严重、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功能不全,或有残余结石,有可能导致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胆囊炎持续发作,甚至还可能因为炎症反复发作需要再次手术进行胆囊切除。
此外,保留胆囊后胆结石复发的概率会比较高,要积极用药、饮食调控、运动锻炼预防。建议患者在详细了解并能够承担相应的术后风险和并发症的情况下,考虑进行相应治疗。
而很多单位为了迎合患者需求(患者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的),将保胆作为了常规手术施行,完全背离的保胆要求的手术适应症,这也就造就了很多问题的存在,也是为什么专家共识要明确提出反对保胆取石的原因所在。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需求,就没有操作。当患者无法明确利害关系的情况下,专家共识还是必须直接给出更为准确的建议和反对,这样才能让患者更为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专家共识还模棱两可的话,那只会给更多的不适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实施了该手术。
说句不好听的,让人贻笑大方,这种明确在国内外不推荐的手术,却在国内欣欣向荣,是应该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才可以谨慎的实施的手术变成某些单位的常规手术,这是完全不符合医疗的准则。
如果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施行这类手术的话,那和随意使用国外废弃的抗癌方案治疗有什么区别呢?
1、更多是患者本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后遗症的担忧,胆结石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后,绝大部分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胆囊作为胆汁的储存仓库,能够将胆汁进行浓缩、储存,以便在食物摄入的情况下大量排出用于消化。
胆囊被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功能有所下降,但机体会通过胆管的扩张来储存更多的胆汁,绝大部分能够有效替代胆囊的功能,使食物摄入时胆汁排出进行正常的消化,并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少部分患者可能在代偿不良的情况下,导致胆汁无法将脂肪类食物消化完全,容易引起脂肪性腹泻和消化不良。
但一般在积极的药物调控、饮食改善下,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少部分胆结石的患者胆囊切除以后,由于胆汁大量排出,没有经过储存,长期反复的排出会导致结肠发生相关炎症,引起菌群失调,建议定期复查肠镜,排除是否有结肠炎症的存在。
2、胆汁不规律的排出,可能会导致胃的幽门松弛,从而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胃部引起胃炎导致胃部的黏膜损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
再次强调,只是很少一部分有可能出现上述的后遗症。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总之,大家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考虑治疗方案,建议达到手术适应症的患者积极施行手术治疗,不要因小失大,专家共识都是在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做出的,绝对不是凭借个人的经验而判定的。
大家在饮食也应注意饮食上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元素的食物,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适当锻炼促进机体的恢复。
创作不易,动动您的小手指,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