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别哭”是伪人文关怀
杜丽,这位山东女孩,9日在争夺奥运首金、中国首金的强大压力下失利后的痛哭,一些人将此责怪于媒体的高压,而媒体又摆出一种“杜丽别哭”、“杜丽是依旧是英雄”的高姿态。如果说,将此事仅仅责怪媒体,其实也不算全对,媒体也只是在追逐读者的需求。可以想见,在杜丽上比赛台前,众多媒体,早就已将摄像机扛到了杜丽的家中,对准了她就读过的学校,她的老师,她的父母,她的邻居……等着夺金的结果一出,杜丽为国争光,她的父母、学校、邻居、家属、老师、同学等,都准备着“沾光”,再然后,杜丽的辛苦训练,拼搏精神等,再来跟着报道……这些大家都喜闻乐见。杜丽的痛哭,说明她是在乎这枚金牌的,对她而言,一枚金牌就足够肯定她的成绩和付出。但如果夹杂着太多“奥运首金”或“中国首金”这样的定语,与“全国人民的快乐不快乐”扯上关系,显然这有些不公,毕竟她只是位普通的女孩,不是超人。一枚金牌,当热度过载,就是真金也会融化。杜丽的金牌“挥发”了,哭了,大家都来安慰,其实也是一种灾难。大伙一起,先把她捧到天上,再掉下来时,说不要哭,不要怕痛,不要紧……这最后,还是会激起杜丽心中更多没有得到金牌的悔恨和愧疚。毕竟,当新的金牌诞生时,当新人再次出现时,众人又可能只见“新人笑”,哪会想起“旧人哭”?她那心底长久的遗憾,恐怕还得独啖。我看到,在9日过后,打开报章,头条永远是中国得金多少,排多少位,或反超哪国之类,重点关注的是今天中国的夺金点,谁谁可能得金牌。我也看到,杜丽很快就从报章,从观众的口中,众民的评论中消失。不论如何,金牌等同于快乐,金牌的快乐等于全国人民的快乐,这种想法,杜丽,媒体,观众都不应该有。10日晚的中国男篮PK美国“梦八”可以说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但是这也不妨碍众多没有票的球迷冒着大雨,在五棵松篮球馆外面举着英文或中文的求票牌子,奥运中一场比赛受如此热捧,也多半的这场高对抗的运动比赛有关,有巨星有关,和金牌恐怕扯不上多大的关系。那么,首先,我们最好只是将杜丽还原成一名普通的运动员,将金牌的快乐的荣耀,先还给她本人。而观众所以关注的,还是运动本身的快乐,兼或收获金牌的快乐和荣耀。得到的金牌越多就越爱国,没有得到金牌就对不起祖国,对不起家人,对不起邻居,对不起培养自己的教练,这种思想,在几年前或十几年前还适用,到今天,还拿着这个公众思想,去扣在运动员的身上,已经变了味。刘长春著名的“奥运三问”,其实在8月8日已经有圆满答复。从今之后,奥运金牌承担的国家意志和公众思想,还是应该淡化为好。我更愿意看到运动员们失利后去秀水街购物,而不是对着镜头痛哭。否则,每天虚假地去安慰失利人,真心地去祝贺夺金的胜利者,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