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陶凯雄为张伯礼院士摘胆的人中工网
TUhjnbcbe - 2024/10/13 16:06:00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09-:06:00来源:武汉晚报

在武汉战疫期间,张伯礼院士因胆囊炎需要立即手术,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专家陈孝平推荐陶凯雄主刀。术后第三天,张伯礼院士便重返战疫一线。

陶凯雄是谁?华中医院普外科兼胃肠外科主任。网上搜索媒体报道,只搜到了两条。请他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他面露难色:“我觉得我很顺,没什么特别之处。”

说起他,同事们也说:“他是一个很顺的人。”夫人曾问他,从应城考到武汉是不是很难,刷题刷到半夜的那种?他回答:我从不熬夜。

求学顺,工作也顺。陶凯雄是湖北最早涉足腹腔镜技术的医生之一,43岁就当上协和普外科主任。每次拿手术录像去展示,都会引来同行惊叹:“干净、漂亮!”年至今,他平均每年要做各种胃肠道手术约台。近3年,他带领科室完成例直肠癌手术,术后吻合口瘘比例只有7.84%。

这是个了不起的数据。肠瘘是胃肠道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业内统计的发生概率为14%—20%。

同事们送他一个雅号“十环医生”,意为手术精准。“他的顺,是千锤百炼带来的顺。”

8月12日,陶凯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8月12日,陶凯雄为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手术。

“仿佛每一块组织都有指示牌”

为张伯礼院士“摘胆”这事,业内知道的人屈指可数。陶凯雄也不会刻意提起,“胆囊炎手术很平常,很多医生都能做”。

“能做和做得像艺术品是两码事。”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必翔教授对这位好友的手术水平不吝赞美之词。“很多医生得‘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抵达目标位置。他是小心翼翼地找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间隙,精准导航,几乎没有多余的出血点。”

如果把身体看作一座城市,陶凯雄对每一条小巷都了如指掌,即使是相似度极高的地方也能识别。

“这里是浅黄色脂肪与浅白色筋膜的交接区,从这里切开”“这根动脉是要保留的,不能切断”“注意保护神经和血管”……他的学生,协和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蔡明至今能回想起14年前第一次跟他上手术的情景:老师动作娴熟,言语轻柔。那时候还是二维腹腔镜,但老师依然能在错综复杂的结构中找到最正确的那条“捷径”,一招一式精确无误,“仿佛每一块组织都有指示牌”。

精湛技艺让陶凯雄成为科室医生大胆做手术的坚强后盾。8月27日晚,一位年轻医生在做一台淋巴瘤合并结肠肿瘤手术时,由于病人做过淋巴瘤化疗,组织水肿非常严重,结构层次完全看不清,手术无从下手。陶凯雄赶到手术室,从容不迫,换了一条新的手术路径,顺利暴露手术视野。

“只要有他在,无论多难的手术,我们都不怕。”每个年轻医生都会遇到术中大出血的情况,蔡明也不例外,别的医疗组通常会选择直接转开腹,但陶凯雄不。他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助止血,指导医生坚持用腹腔镜完成手术。这点让蔡明特别敬佩,并将老师立为自己的行医标杆。

如今53岁的陶凯雄大部分时间依然泡在手术室。在他眼里手术无大小之分,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器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变异,同样的手术却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每台手术都是全新的”,这种常常都有新发现的获得感让他感到快乐。

8月13日,在为一位贫血患者做脾脏切除时,学生见他结扎完动脉后才结扎静脉,问他为什么要分开结扎。他解释,患者本来就贫血,每一毫升血都很珍贵。脾脏血供丰富,动脉相当于“进水管”,先关掉它,等到血液完成“自体回输”后,再关掉“出水管”(静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失血量。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进其实很考验医生的解剖学功底,要从血管丛中挑出需要结扎的那一根动脉血管,不是对组织结构特别熟悉就很容易扎错,所以多数医生会选择将动脉和静脉同时结扎起来。

90分钟后手术完成,术中只出血6毫升。“今天这台手术做得很完美”,他对自己的表现表示满意,把那句说过很多次的话又说了一遍:“手术中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多余的血可以被浪费,每一步都关乎人命。”

“把手术当艺术品做”

陶凯雄的功力在微创胃肠外科领域早已声名远扬。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教科书上建议肿瘤距离肛缘7厘米以上才可保肛,他可以低至2厘米。十多年前,陈孝平院士就曾推荐他给一位朋友做过直肠癌手术。上海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钟鸣教授称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外科医生”。

但在起步阶段,如今深入人心的微创技术并不被业内看好。

年,老院长王国斌教授率先在省内完成腹腔镜手术,开启了武汉的微创时代;年,王国斌在湖北组建腹腔镜微创外科学会,培养微创医生,刚刚博士毕业的陶凯雄被选中。

业界不看好这项新技术,现有临床数据无法证实腹腔镜的安全性。陶凯雄也不知道自己“被选择”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时腹腔镜手术主要用于胆囊、阑尾切除等常见病,即便如此,愿意做腹腔镜的患者也很少,一个月就零星几台。

“那时候业界对腹腔镜处于观望态度。”张必翔说。对外科来说,“微创”在当时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从无到有”,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换赛道是很冒险的事情。“当开拓者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看得远,有更坚强的信念、更执着的追求,不然可能一事无成。”

张必翔的担忧,陶凯雄不是没有。上世纪90年代末的武汉,医院,只有协和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微创技术。

“平台的重要性就在于,关键时候它会推你一把。”陶凯雄说。年4月,还在把微创当“副业”医院派到香港学习微创技术,为期一个月。当年全国一共只有8位医生获此良机,湖北就他1个。

这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月。香港的医生毫无保留地传授微创技术,在这里,他第一次完整感受到微创的奇妙,“把手术当艺术品做”也就是在这时埋下了种子。他观摩的第一台手术是一台胆道手术,香港医生在患者肚子上打了几个孔就把石头取出来了。“太先进了。”陶凯雄依然记得当时所受到的震撼,他目不转睛盯着屏幕,记下每一步操作步骤。

“创伤小、出血少、用时短、恢复快,这一定是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去培训的8位医生达成一致意见。钟鸣也在这次培训之列,他回忆,那时候的相机还没有摄像功能。他们去了才发现,只拍照是没用的,得把手术过程录下来。买了摄像机,还得买磁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陶凯雄是8个人中最年轻的,他自告奋勇站出来:“我去买摄像机,磁带我也买好,培训结束刻录好了寄给你们。”

他们住在九龙,陶凯雄走了好几站路才买到器材。之后他每天早上8点半前到手术室,认真录下每一台手术。5月回到武汉后,他把所有手术录像都作了拷贝,邮寄给其他7位医生。

数年后,这8人都成了微创外科界的佼佼者。忆起这段岁月,钟鸣很感慨:“离开香港的时候我们都看好他。悟性很高,低调无私,只要对大家有利的事,他想到就去做。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外科医生敬佩另一个外科医生有两个条件,一是为人,二是手术水平。”

编辑:卢云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凯雄为张伯礼院士摘胆的人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