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52岁,主因反酸烧心,咽部烧灼感,胃脘胀满刺痛伴嗳气反复发作两年余,前来谢师门诊就诊。
患者现:面色少华,形体适中,反酸烧心,嗳气,咽部烧灼感,胃脘胀满刺痛,饥饿时尤甚,饮食有堵闷感,时有恶心,大便先干后稀,量少,日1次,寐可,纳少,两胁时有胀满疼痛,背痛,心悸,口干口苦,眼干。舌质暗,苔*腻,脉弦数。患者平素心情郁闷,烦躁易怒,每遇情志不舒时,以上症状加重。
实验室检查:腹彩:肝轻度弥漫性改变——符合脂肪肝声像改变,胆囊壁毛糙。
胃镜:反流性食管炎——B级,慢性萎缩性胃炎。
脉症分析:患者反酸烧心,咽部烧灼感反复发作,其症状属中医吞酸范畴,两胁时有胀满疼痛,并伴有胃脘胀满刺痛的症状,口干口苦,舌质暗,苔*腻,脉弦数,参其脉症,辨为胆热犯胃证。患者平素心情烦躁郁闷,导致肝气郁滞,气郁日久则化火,此时患者若同时伴有脾气受损,脾虚湿盛,恰与肝郁日久所化之火相结,湿热熏蒸肝胆,胆热亦盛,湿热之邪致使胃气上逆,热灼于心下,遂成反酸烧心、嗳气、胃脘胀满症,其舌苔*腻,脉弦数均为湿热之表象。
中医诊断:吞酸——胆热犯胃证
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B级,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法:清肝利胆,抑酸降逆通腑。
用药过程:
一诊:
面色少华,形体适中,反酸烧心,嗳气,咽部烧灼感,胃脘胀满伴刺痛,饥饿时尤甚,饮食有堵闷感,时有恶心,大便先干后稀,量少,日1次,寐可,纳少,两胁时有胀满疼痛,背痛,心悸,口干口苦,眼干。舌质暗,苔*,脉弦数。
治疗予以清肝利胆,抑酸降逆通腑之经验方。
7付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
服药后反酸烧心,嗳气,咽部烧灼感,胃脘胀满伴刺痛,饥饿时尤甚,饮食有堵闷感,时有恶心,大便先干后稀,量少,日1次,寐可,纳少,两胁时有胀满痛,背痛,心悸,口干口苦,眼干。
舌质暗,苔*,脉弦数。
治疗予:上方+陈皮10g
15付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三诊:
服药后诸症好转,大便量少,3-4日1次,寐可,纳少,两胁时有胀满痛,背痛,心悸,口干口苦,眼干,饥饿时胃堵闷感矢气少。舌质暗,苔*,脉弦数。
治疗予:上方+威灵仙15g、丹参10g、金钱草20g
15付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四诊:
服药后诸症好转,胃脘胀满减轻,反酸,烧心减轻,胸闷缓解,大便可,1-2日一行,纳可,呃逆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治疗予:上方+生*10g代茶饮(大便畅,止后服)
15付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五诊:
服药后诸症好转,胃脘胀满减轻,反酸,烧心明显减轻,胸闷缓解,大便可,1日一行,纳可,,呃逆基本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大便稀溏,日1次,寐可,纳少,心悸,口干口苦减轻,饥饿时胃紧缩感矢气少。舌质暗,苔*,脉弦数。
治疗予:上方去生*
15付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后随证加减继服数周,病情稳定,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案属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谢师临床治疗的切入点为胆热与积滞,正应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谢师之意胆为少阳,内藏胆汁,每遇肝郁气滞,疏泄不畅,易从热化,胆热横逆犯脾胃,以致胃气上逆,逆则呕苦。谢师认为,胆热既成,若此时患者积滞中阻,腑气不通,则郁热无法从大便消减,上下熏蒸,更助胆热之势,且谢师认同*坤载所言“胆火宜降...胃气下行,则胆火亦随之下降”。此患者素罹胆病,日久化热,胆热酿酸,阻滞中焦,影响脾胃升降,使酸随气逆,加之患者大便不通,热从便消无门,遂成本病。故治疗以清肝利胆,抑酸降逆通腑为大法,随证予以加减。
且谢师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注重患者的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谢师常嘱患者慎起居、节饮食、调情志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具体包括平素减少弯腰动作,睡眠时尽量采取半卧位,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服用引起酸反流的药物,戒咖啡、浓茶、烟酒等;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粗糙和酸性食物,避免进食过快、过饱,必要时可少食多餐,睡前2小时内不应进食;注意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其紧张情绪,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令其保持心情舒畅等。医者与患者相配合,往往收效更佳。
附:反流性食管炎分级:
A级
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小于5mm。
B级
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m,但破损间无融合现象。
C级
超过2个皱襞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
D级
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范围累积至少75%的食管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