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一下胎儿胆囊。
胚胎发育第四W时,前肠末端腹侧壁的上皮增生,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囊状突起,称肝憩室,是肝与胆的始基。肝憩室迅速增大,很快长入原始横隔,其末端膨大,并分为头、尾两支,肝憩室的尾支发育为胆囊和胆囊管。孕12W时肝脏开始分泌胆汁,并且排入胆囊和肠道,如果这一过程出现问题,胆囊将发育不良,仍呈闭锁状态。第7-14W超声可以显示胆囊,此时胆囊呈充满液体的“泪滴”状,大小不同,后来为小“短棒”状。第13W时70%的胎儿能显示胆囊,第15W时99%的胎儿能显示胆囊。孕中晚期时,胆囊呈小椭圆形或者矩形囊样结构,位于脐静脉肝内段段右侧,肝的下缘,靠近肠袢。有学者研究在孕32W早产儿中观察胆囊有收缩功能,因此孕晚期超声显示率降低,可能与胆囊收缩有关。文献报道孕18W到35W胎儿的胆囊容积随孕周增大而增大,孕35W胎儿胆囊容积测值为孕期最大值,孕36W到40W胆囊容积随孕周增长而减小。
胎儿胆囊超声表现:
囊性无回声区,多数呈梨形,位于右上腹部,与脐静脉呈一锐角,近腹壁但与腹壁不相通,无搏动,囊壁回声较脐静脉的管壁回声强。CDFI可鉴别胆囊和脐静脉。
注:图中显示正常胎儿胎囊形态及位置
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意义:
①胎儿胆囊增大:是最常见的胎儿胆囊形态异常,在胎儿胆囊的最长切面上测得其长和宽,探头旋转90度,测量最大横断面直径,根据测得的胆囊长径、横径、面积、周长,对照Moon等测得的胎儿胆囊正常大小参考值范围,若测得的长和宽或者面积大于相应孕周范围的2倍标准差,尚可提示胎儿胆囊增大。临床意义包括是否合并染色体异常或胆道异常的高风险指标。研究者们认为产前发现胎儿胆囊增大后应仔细寻找有无合并畸形和其他非整倍体的指标,如果有应建议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检查。
注:图中显示胎儿胆囊增大
注:图中显示不同孕周胎儿胆囊大小参考值
②胎儿胆囊不显示:有研究认为14W后虽可检出胆囊,但因胎儿过小,各器官尚在发育中,胆囊充盈欠佳,虽能显示,但无法进行超声诊断及常规测量,16W后可清晰显示和测量。在产前诊断中,发现“胆囊未见”应仔细扫查是否合并其它异常或畸形,如为单纯性胆囊未见,则预后较好;如合并其它异常或畸形则可能预后不良,需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
注:图中显示胎儿胆囊不显示
③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胆囊透声差,腔内散在点状或团块状回声,尚可提示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文献报道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的形成受母体雌激素水平影响,也可能与母亲使用麻醉剂、胎盘血栓中的血红蛋白降解、溶血性贫血、Rh血型不合、胆总管囊肿等因素有关,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应嘱孕妇产后超声复查,以确认有无胆囊结石或胆泥及合并胆管异常,研究发现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临床预后良好。
注:上图中显示胎儿胆囊多发强回声团,下图中显示胎儿出生后复查胆囊正常
产前超声发现胎儿胆囊增大、胆囊不显示、胆囊内异常回声并不显著增加胆道闭锁的可能性。因此,胆道闭锁不能根据胎儿胆囊形态异常的超声表现作出诊断。产前诊断胆道闭锁较困难,尚待进一步研究。正确认识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意义,可能为某些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如胆道闭锁、先天性囊性纤维化等提供诊断线索。因此在孕26~34W胎儿畸形的超声筛查中应仔细观察胆囊位置、形态、囊内回声是否正常,发现胎儿胆囊形态异常时,仔细寻找有无合并畸形和其他非整倍体的标识,如果有应建议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检查。无合并其他器官畸形时,嘱孕妇不必焦虑与担忧,孕期进行定期随访即可。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