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郭谦亨名老中医经验集电子书
TUhjnbcbe - 2021/2/27 23:15:00

郭谦亨

注重实验研究的温病学家郭谦亨

刘国强 郭月英 孙守才 整理

编者按 陕西中医学院教授郭谦亨,系我国著名中医温病学家,从事

中医工作55年,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成绩卓著,硕果累

累。他曾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出血热预防片”

等有效新药。培养了40余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出版了《温病述评》等

1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

本文着重介绍了郭氏在温病学上的贡献和学术观点、医疗经验。

郭氏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较早提出温病学实验研究

的思路和方法,并率先实践,开展了卫气营血主证客观化、标准化研究

和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提出温病*

邪病因说和三焦四分经纬辨证方法。编完本文,颇觉郭氏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故对温病学的

发展能有很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学术建树,且对多种疾病创造了有效的治法和疗效确切的新药。

我们不仅应当认真学习他的学术观点、治疗经验,而且应当学习他的治学方法;更应当学习他

的不断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

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肉,

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吕氏春秋·察今》

实验有两个目的,彼此往往互不相干:观察迄今未知或未加释明的新事

实;以及判断为某一理论提出的假说是否符合大量可观察到的事实。

———雷内·杜博斯

郭谦亨,男,1920年12月8日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现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

士研究生导师及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南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

 

第三卷238

 

####

(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郭氏生于中医世家,曾祖父、祖父均是榆林中医名宿。12岁时,即于学习之暇随祖父瑞西

先生学医、侍诊。后又受教于本邑名医袁硕甫先生,尽得二师真传。郭氏学本岐*、仲景,崇尚

东垣、景岳、嘉言、寿主,对叶吴等温病大家之学,更加体验精研,吸收诸家精华。

郭氏于1938年悬壶塞北。1944年起,先后兼任省立榆林师范校医、22**医等。1949

年以后任榆林地、县人民*府特约医师,榆林卫生协会副主任,陕西省卫生协会常委等。1954

年主持创建榆林县中医联合诊所,任主任。1955年调至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执教,任中医学

科委员会主任,并被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58年参与筹建陕西中医学院,并

先后担任教务处、临床教研室、医院内科等领导工作。1979年后,历任温病教研室主任兼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医疗系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省分会一、二届理事等职。

郭氏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5年。其业医一贯恪守“术精怀仁,慎思明辨,胆大心

小,智圆行方”的祖训。治学勤奋严谨,为医殚精竭虑,育医忠诚不倦,科研一丝不苟。无论是

理论探讨,科研实验,还是临床诊疗等,都有独到见解,学验俱丰。

在外感热病方面,提出温病*邪病因说,即“无邪不有*,无*不发病”。治外感热病宜治

早防变,扶正祛邪。早期祛邪宜力,后期扶正当紧。选方用药做到准、狠、精、专,除恶务尽,不

留后患。并认为温病病机虽然千变万化,但湿热不外湿与气,温热不过热与津。掌握其中奥

妙,则思过半矣。提出温病血分证“动、迫、虚、瘀”机理变化的因果关系,为辨治血分证补充了

新内容。

治疗内科杂病,重在调阴阳,畅气血,理脏腑。四诊合参,务求精详。寒热虚实,辨必明了,

补泻温清,投必中病。毋太过,毋不及。攻邪必顾正气,扶正亦勿呆滞。治病必求于本。本即

阴阳,本即脾肾。脾病以虚为本,以湿为标;肾病以阴阳偏虚为本,偏实为标。全在灵活辨证。

治妇女病应重调气,理血必须及气,调气亦必顾血。滞者宜疏,自不必说,即使虚者当补,

也必以补气为先。调气又必须明脏腑,别上下。脏腑是气血化生、运行之本,肝脾肾三脏尤为

重要。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阻滞无论在上在下,都与中焦有关。如调中上焦气,多用厚朴、

枳实、陈皮、佛手、郁金、檀香;调中下焦气,多用香附、腹皮、乌药、川楝、沉香等;木香则上下皆

可用之。

郭氏非常重视师资培养。早在50年代末,就参与数期师资进修班的组织和授课。1981

年向学院领导提出培养全国中医学院温病师资的建议,并亲自担任温病师资班主讲和管理工

作。为中医教育,培养师资做出了贡献。郭氏的学生遍及省内外。10多年来,郭氏与他的学

生张学文教授培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41名,大多数已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骨干和学科带

头人。

郭氏出版了《中医诊断学》、《温病学》、《温病述评》(1978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成果奖)、

《中医教育实践录》等著作。主编、合编了《中医多选题题库·温病分册》、《温病卫气营血证治实

验研究》等5部专著。待出版的有《中医诊断歌括析义》、《中医药预防出血热的实验研究》4部

书稿。在全国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郭氏强调中医研究和诊断现代化,重视实验研究。1982年,郭氏用中医药理论指导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了扶正养阴的预防观点,研制出“出血热预防片”。在他的学生协助下,现

场观察数万人次,取得了控制发病率76.74%的较好预防效果。提出以扶正养阴为预防措施

 

第三卷239

####

而创制的“出血热预防片”,获西安市科技开发奖。动物实验获得6项成果。郭氏和他的学生

刘国强负责的“温病卫气营血动物实验证治的系列研究”,取得10项成果。研制的具有溶石作

用的“消石片”治疗胆石症,深受患者好评。该药已通过省卫生厅新药评审。

郭氏年迈体弱,为中医学术之发展不遗余力,培养后学,诊治疾病。常以“学患不勤,业患

不精,医患不诚,志患不坚”以自励。近年来并用“学无止境勤求进,不倦不诲奋自鞭。医理探

奥求愈疾,年虽垂暮志弥坚”以自勉!

学术精华

一、卫气营血主证客观化标准化的研究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历代温病学家从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有可靠的

实践基础,有较强的针对性。它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的分期颇有相似之处。如卫分证的病理

变化相当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及症状明显期之早期,气分证相当于衰竭期。80年代初,郭

氏在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上多次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病变的客观规律

所创立的,是客观的、系统的、动态的,但也是笼统的、模糊的,缺少对生理病理的内部结构变化

的认识。因此,需要利用现代科学与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揭示温病本质,探明其病理基础,传

变过程的实质变化,验证诊治大法,最终使温病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现代化。他提出了基础与

临床结合、人体检测与动物实验结合的四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对温病卫气营血主

证的客观化(定性、定量)、标准化的研究;第二步是研究卫气营血辨证对指导外感热病(包括所

有急性传染病)临床辨治的普遍意义和特殊价值;第三步是温病病变中卫气营血应激反应、病

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损害程度的研究;第四步是对卫气营血各阶段的主要治法、方药进行体内

外实验研究。郭氏从1980年开始指导研究生进行温病学理论研究,将30年代以来国内外期

刊发表的研究温病的理论文章全部编制为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卫气营血主证客观化的临

床实验。用红外热象仪测定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热度,用微循环仪测定温病病人的微循环变

化。指导研究生,测定了出血热患者的甲皱微循环,以及一些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了乙型脑

炎不同阶段脑血流图的变化。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温病过程中微循环积分随卫气营血

证候之演变递增,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微循环功能障碍,并随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而加重。血

液流变学指标随卫气营血的演变而递增,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之血液流变学改变属高粘综合

证,说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瘀血”存在。它如热厥证中的肛趾温差的变化;热证中尿儿茶

酚胺的提高;气分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钾,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明显升高;营血分证病

人的血钠血氯降低;温热证血钾血钠降低等。这些观察数据,为温病卫气营血主证的客观化、

标准化积累了资料,为温病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也为动物模型建立打下了基础。

 

第三卷240

 

####

二、卫气营血证候动物实验研究

从1986年开始,郭氏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卫分证、气分证(包括热邪壅肺、阳明热炽、阳明热

结、湿热气分证、湿热中阻等)、营分证、血分证、热*神昏、暑热痉厥等11个动物模型。在造模

时,尽可能符合温病病因学理论,采用复合因素造模。如湿热中阻证、湿热气分证,创制了自动

调控温湿度,以模拟湿热气候的“湿温造模箱”,采用蜂蜜猪油食品加细菌:即湿热气候,加饮食

失节(脾湿),加生物因素(*邪)。在感邪途径上,也基本符合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的认识,如

卫分证和邪热壅肺证采用鼻腔和气管给菌;湿热中阻证细菌灌胃等。由于致病因素和感邪途

径的基本一致,造模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卫分证,动物体温升高,蜷缩耸毛,舌面湿度降低;邪

热壅肺的发热气喘鼻煽;阳明热盛证动物的发热、躁动不安或嗜睡、渴饮;阳明热结证动物的高

热不退、倦卧少动、大便干燥而量少或无;暑风证动物的喘促、烦躁多动、后肢抽动、全身阵挛、

鸣叫、口噤不开;湿热气分证动物的发热、汗出粘臭、热不退、倦怠纳呆、大便溏而腥臭、小便短

赤、舌红苔腻;营分证动物的身热、神倦嗜睡、懒卧少动、食少不饮、心率增快、眼球结膜血管扩

张变粗、充血鲜红;血分证动物的高热、出血等,基本符合各个证型辨证要点。进而分别检测舌

面湿度,舌面酸碱度,血钾、血钠,免疫指标,溶菌酶。并进行了病理解剖、血液流变学、微循环、

血浆内*素、细菌培养等十几项指标的检测。发现了与各证型相关性强,或具有特异性的检查

指标。如卫分证时淋巴细胞转化率及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舌面湿度则低于对照组。邪热

壅肺模型动物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钾升高,肺脏病理镜检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其他脏腑

则无明显变化。阳明热结证模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标,总补体活性、血浆内*素

均高于对照组,血钾、血钠降低,病理镜检以肺、胃、肠、脾损害为主。营血分模型血浆内*素含

量显著升高,内*素血症阳性率高达100%,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

白原均明显升高。电解质紊乱,呈高钾低钠血症,病理镜检各脏器损害加深,以肾、肝、心为主。

湿热气分证时血钾降低;湿热中阻证血钠、血钾降低;气分暑风证掌温差加大等。证明了温病

卫气营血病变浅深轻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初步了解了温病卫气营血病理实质,对温病常用方

剂的药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反证了动物模型的可靠性。为温病的治疗由模糊向有较强针对

性和特异性过渡,提出了新思路。

三、现场实验 验证预防理论

1982年,郭氏领衔成立了“中医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卫生部下达的

研究课题。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不顾年迈体衰和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先后数十次到疫区调

查,对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证候、体质进行系统观察,提出了“扶正养阴”的预防观点,研制了“出

血热预防片”。在陕西关中、湖南津市等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历时三年,对两万余例次易感

人群,按照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样、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确定其保护效价达到767%,

并于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在由国内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参加的

鉴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开展中医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理论及

药物研究,为预防出血热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医理论依据比较充分,统计数据基本可靠,资料

 

第三卷241

####

比较完整,达到了计划任务书的要求。现场实验观察证明‘出血热预防片’无*副作用,安全有

效,药源丰富,服用方便,成本低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可作为预防药品,进一步扩大验证范

围。”

“出血热预防片”投放市场后,在全国七省市数十万人中服用,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也

救活了濒临倒闭的西安中药厂。仅此一项,当年产值达四百多万元。《光明日报》、《中国医药

报》纷纷报导,西安中药厂成为科研兴厂的典型。“出血热预防片”先后荣获西安科技开发奖和

陕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为了探讨“出血热预防片”的预防机理,他指导研究生先后完成了“出血热预防片对动物免

疫功能及血浆环核苷酸影响的实验观察”、“出血热预防片最佳服药量与投药时间的实验研

究”、“出血热预防片对动物实验性流行性出血热金*地鼠保护作用的研究”、“出血热预防片对

IC

———IFN———NKC免疫调节网的影响”、“出血热预防片体内外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实验研

究”、“出血热预防片对小鼠T细胞亚群、免疫复合物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六项实验,证

明了出血热预防片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在一般情况下能增强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

能,在机体受到外来抗原刺激时又能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对血浆LAMP和cAMP/cGMP

值有升高作用。(2)对金*地鼠流行性出血热具有73.2%预防效价。(3)对正常小鼠体内IC

活性、NKC活性有明显升高作用,适宜浓度预防片在体外对IC

、NKC有促进作用,对NDV诱片

干扰素有明显促进作用,直接诱生干扰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4)能够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

的重量,对正常小鼠TH和TS均有增强作用,且TS优于TH能够增强CTX所致的血清中CIC

的下降程度,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证特色

一、承仲景、融叶吴 鉴古酌今探温病

50多年来,郭氏孜孜不倦地研读仲景、叶吴学说,穷源竟委,探古发今,诊治了大量温病患

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温病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一)温病病因*邪论

自温病学诞生以来,一直沿用六淫学说作为温病的致病主因,特别是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

病学家将其统称为“温邪”,并分为风热、暑热、温热、燥热等。但历代学者尚未明确提出*邪与

六淫病邪的关系。在50年代,郭氏提出了温病*邪学说,认为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寓有*邪

的涵义。郭氏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异常气候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和损害,对‘杂气’何独不

然?风热发于春季,暑热见于夏令,湿热长夏最多,燥热以秋为甚。其致病的季节性,说明不同

季节气候对不同*邪的孳生、传播、*力的激活及其媒介物的繁衍都有一定的影响。”他认为,

凡是致病之邪都是有*的。*是邪所固有的致病物质。不同的*邪受不同季节气候的影响。

六气失常,既能破坏或降低人体的适应性而诱发疾病;又对*邪的孳生、传播有着密切影响。

 

第三卷242

 

####

这种双重作用,就构成了“六气”化为“淫邪”的病因学说,使*邪与六淫有机地统一起来。*邪

学说的提出,为温病病变过程中热*症状显著的病理特点以及清热解*为主的治疗大法提供

了理论依据,对于温病理论的发展、创新,乃至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肯定伏邪学说

郭氏认为:伏邪学说不是具体的病因论,是论述邪气伏藏以及从发病后的证候特点辨内伏

部位、外发途径的学说。它的要义是:*邪侵入人体后可有一定的伏藏过程,其发病与否,既与

*邪的质、量有关,又为体内正气的强弱所左右。正强邪弱的,可“合而自去”(即被正气消灭、

排出);正邪相持的,则邪气伏藏,伺机而发;邪强正弱的,则正邪相互作用,不久即发。并指出:

这一伏邪学说是源于《内经》,砥定于王叔和,发展于吴又可。尽管说法不一,观察记述亦不够

准确,但不能苛求古人,更不能轻易否定。


  

(三)温病病机与辨证

1.三焦“四分”经纬学说:对于温病的病机与辨证,郭氏提出以三焦为经、卫气营血为纬的

理论。即:温病病变之阶段可用三焦划分,而每焦中又有卫气营或气营血的不同层次,如是则

三焦“四分”相互补充,经纬交错,构成了完整的温病学辨证体系,这样比较符合实际,也易于临

证掌握。并认为:三焦辨证纲领更符合湿热类温病的变化规律。湿热*邪多由口侵入、直走中

道、伏于募原,始终以脾胃为中心,所以其传变往往是由中焦发出上焦,进而入中达下,且因湿

邪浊滞难解,气液阻滞而较温热病传变交错,出入反复较大,故往往“三焦四分”不能截然分开,

常为“上中同病”,“中下并见”,甚至三焦弥漫。

2.血分病理之动、迫、虚、瘀互为因果论:在温病病理方面,他将血分证的病理总结为:动、

迫、虚、瘀四字。其过程的因果关系总以热*(外因、内因)为主因。就病理的动、迫论:是由动

到迫,动轻迫重,有动、迫必致虚、瘀;从虚、瘀论:由热致虚,因虚致瘀,热*、动迫是虚之因,虚

是果;热与虚又是瘀之因,瘀是果,而互为影响。并且指明血分证是*瘀互结。其*主要是病

因之*导致病理产物———瘀(痰、湿、水、积)所化之*,古谓之“化*”,实属病理之*,此两*与

瘀交结,即为“*瘀互结”。

3.病机之热与津、湿与气:温病病机虽千变万化,但温热病无非是热与津、湿热病无非是湿

与气的消长变化。热盛必伤津、湿郁即阻气,这是病机的关键。若能把握住这一机理,临证自

可机圆法活,得心应手。上述“热与津、湿与气”病机特点的提出,准确、简洁地概括了两类温病

的病机特点,既便于理解记忆,临床诊治也便于分析应用。


  

(四)治疗与防护

1.治早防变、扶正祛邪说:对于温病治疗,必须谨遵“治于早期、防于变前”的原则。温病发

病迅速,变化多端,病情险恶,治疗慎勿怠误,以免丧失时机。在审因测机、辨证论治理论指导

下,正确运用扶正祛邪的法则,至关重要。主张“早期祛邪宜力,后期扶正当紧”。总之,应将辨

证与审因合为一体,灵活掌握,因势利导。故治外感热病虽不外疏表清里,开气活血,通脏安腑

之法,但治温热更重视清热解*、护液养阴;治湿热更重视祛湿清热,宣化分消。至于选方用

药,强调一准二狠三精四专;治温热要敢于在宣透中重用清热解*药,治湿热要敢于在宣化逐

 

第三卷243

####

湿中加用清解浊热药;做到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2.注意预防、强调护理:“无病先防”,对于温病尤为重要,若能从调气养精,锻炼身体,内清

外洁,适应寒温,饮食有度,劳逸得当,因季调卫,御病防邪等诸方面严格注意,多可防止或减少

发病。特别是用中药口服预防温病,有独特的见解和建树。郭氏运用《内经》预防学思想和温

病学理论,对出血热的病因病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出血热的发生是由于素体肾

阴不足,感受疫*之邪,邪*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脉络不利,热瘀交结,*伤营阴。提出

了“扶正养阴”预防该病的原则,创制了预防出血热的中药制剂———“出血热预防片”。

对于已病,以往温病学家于护理强调不够。温病证情重笃,易于传播,加强护理不仅有利

于病者康复,而且可免除未病者罹患,实乃温病临证工作中之重要一环。郭氏提出了有关一般

护理(包括环境、生活、饮食、精神等)及高热、多汗、昏谵、痉厥等的具体护理措施。

二、研伤寒、验临床 寒温纵横论少阳

郭氏据自己体会评论了数百年寒温之争的是非曲直。认为伤寒、温病两种学说,总的来

说,都是以外感病为研究对象,但具体研究的又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各具特性。温病学说

是受伤寒学说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并补充了《伤寒论》对外感热病认识和辨治的不足。因此,二

者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可谓祖国医学中的一双奇葩。应摒弃自宋以来的各持己

见的片面性争论,求得整体上的统一,创立新的中医外感病学。

学习温病学,首先要探求本源,从《内经》和《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学起。温病学不仅

继承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法,还继承了不少的方药。《温病条辨》中沿用了白虎汤、三承气

汤、*连阿胶汤等28个伤寒方,化裁了15个伤寒方,引用条文23条。《风温论》第10条与《伤

寒论》第6条叙证也十分相似。郭氏在精研温病的同时,对《伤寒论》的研究验证亦十分重视。

近来著有《少阳病辨证一得》,以伤寒少阳病篇的内容为基础,融汇历代医家对少阳病之认识及

温病学家对少阳病理论的补充、发展,阐述了他对少阳病的见解和数十年辨治少阳病的经验。

指出少阳病的病因不限于风寒,故凡有少阳病特征之疾病,皆可命之曰“少阳病”。少阳病除柴

胡证的主证、兼证外,还包括其他类证;在病机方面,研究少阳病证要明确手、足少阳经,经与

腑、脏与腑,以及胆、三焦与脾胃的关系;临证除分别掌握必有脉症与或有脉症外,关键是要遵

从仲景先师“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古训。《伤寒论》对少阳病的治疗是以和解为

大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但“伤寒和解法”与后世医家所谓的“和法”不同,它是少阳病治法的

专用词,通常只用于与少阳经腑有关的病证,具有和解少阳,畅通气机,疏导三焦,开达膜原,清

胆和胃,舒肝和脾等作用。小柴胡汤的组方,紧扣病机,法度谨严,重点在于解邪;少阳病的类

证变方大量见于《伤寒论》中,然而后世的发展,亦不容忽视。文章最后列举了他自己在长期临

床工作中运用少阳病理论,辨治时行感冒、温疟、湿疟、湿热痢、结胸证、肝咳、肝痈、胃痈、产褥

热、癔证等十余种病,均收到良好效果,证明和解法在临床运用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从其融

伤寒温病于一炉、全面地阐发少阳病之意,也可见立意于统一寒温学派弘愿之一斑。

 

第三卷244

 

####

三、辨阴阳、求标本 健脾益气治杂病

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郭氏崇尚东垣、景岳之学,并能兼收二家之长,又不囿于斯说。他常

说:“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能,形以脾肾为根本,神以精气为化源,治病必求于本,本即脾肾,本

即阴阳。本强则形能生而壮,本衰则形弱而夭。故治脾病以虚为本,以湿为标;治肾病以阴阳

偏虚为本,偏亢为标,全在灵活辨证耳。”

1.治脾以虚为本、以湿为标:脾为五脏之根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清阳下陷,阴血失统,

甚至由于运化失司,难以开清散精,致诸脏失约失养;脾失健运,可致水湿停聚,泛滥横溢内外,

故治脾当以虚为本。临证经常化裁应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归

脾汤、理中平胃散及三参五苓汤等,治一切因阳气下陷、阴血失统所致之痿证、脏器下垂、脱肛、

虚寒泄泻、脾虚水肿、气虚发热、血脱不统及疮口不敛不收等病证。对于他脏虚损,尤其如痨伤

肺虚,他更重视扶脾益气。认为:肺主诸气,肺为痨伤,气阴久亏,制化失职,不能助脾以输布精

微,反而耗伤母气,病损及脾。脾虚又无力输精于肺,津气无源,肺脏更失濡养致使肺金气阴愈

亏。此类病证,他常用其祖传验方益土育金丹加减治疗,疗效称著。

脾喜燥亦恶燥,运湿亦恶湿,燥由火郁阴伤,以甘淡微寒之品如山药、太子参、*精、苡仁、

麦冬、蔗糖等药清润滋濡即安。湿从内生,源于虚而为病之标,且湿之为患,往往阻遏气机,留

滞难化,变生他证。治之缠绵难愈,不能速已。郭氏认为:痰、虫、湿热,多出现怪证,其原因都

与湿之久郁有关。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谷而散精微。脾虚失运,水湿停聚,郁久化热,必影

响三焦气化而变生诸病,故内科临床湿热病最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饮停,湿热酿痰上贮

于肺,或阻滞经络,故顽痰怪病,亦由湿起。湿停热蒸,为虫之孵化、孳生、聚集的最佳条件,故

脾弱者虫病多。治湿热病时,常于燥湿清热之中,益以健脾运湿;治痰饮也纳调脾利湿于化痰

逐饮之中;治虫积于驱虫后必予补脾健运以免去而复生,反复难已,常用参苓白术散,加木香、

使君子仁、榧子仁等。

2.治肾以阴阳之偏虚为本、偏亢为标:肾藏阴精、阳气,二者平秘相济,神形健旺。若有所

伤,则见偏虚偏亢。而虚为病之本,是绝对的,亢乃病之际,是相对的。在治疗方面,强调“只求

其虚,毋责其实,养阴勿损阳,扶阳勿抑阴,以平为期”。常以左归饮、右归饮、六味地*丸、八味

地*丸等方化裁。亦善于用六味地*汤加黑附子或紫油桂以引火归原,治上窍诸痛,均取得满

意效果。

四、重气郁、明脏腑 分别上下疗妇疾

郭氏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临床观察总结,认为妇女血病常由气来,气病血即失和。“气为血

帅,血为气母”。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逆则血乱行,气陷则血下崩。当然,血瘀气亦受

阻,血弱气也失固,或失于开提。因此,他主张妇女病应重调气,理血必须调气,调气也须顾血。

滞者宜疏,自不必说。即使虚者当补,也必须以补气为先,而调气又须明脏腑、别上下。

脏腑之气血化生,运行之本,肝、脾、肾三脏尤为重要。妇人在不同时期,病之主脏不同,不

可不明。“天癸未行之前,乃属少阴”。少阴属肾,治当滋补肾气,肾气旺则化精血,强生殖,生

 

第三卷245

####

髓壮骨。常以左归饮加首乌、女贞子、当归以滋补肾阴;或加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续断以温养

肾阳,总以培固先天之本为务。“天癸既行,皆属厥阴”。厥阴属肝,肝血亏损则冲任失充,肝气

郁结则经行受阻。故妇女经病主责于肝,治当以疏肝养肝为主,常以四逆散化裁,使肝气畅,肝

血盛,则冲任充盈,月事如期。“天癸已断,乃属太阴”。太阴属脾,统血而司中气。妇人天癸竭

后,精气已衰,脾之运化强弱就至关重要。况脾虚失统,则崩漏见,脾湿下注则带下生。常以健

脾益气、升清、化湿为主,以安老汤、二天汤、傅氏完带汤或归脾汤随证化裁,以调理后天之本。

妇人病按照“天癸未行、已行、天癸竭”三期论治,重在肾、肝、脾三脏之不同,不但简明扼要,临

证易于掌握要领,而且治后每获良效。

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阻滞,无论在上、在下,都与中焦有关。理气虽均兼理中焦,

但应有开上利下之别,以畅通三焦之气。临床使用调气药时,重在疏理中焦,分清上下,根据药

性选用,疗效殊好。如调畅上中焦之气,常选用厚朴、枳壳、陈皮、佛手、郁金、檀香等药;调畅中

下焦气机,常选用香附、大腹皮、乌药、川楝子、沉香等品,而木香可调上中下三焦之气,故皆可

用之。

名案评析

一、*犯心包,热结旁流案

张某某,男,41岁。患外感多日,因误用温燥而神识昏愦,辗卧,高热,大便时流浊臭水。

四末发凉,腹部按之灼热而有硬块。舌绛红而中有干厚黑苔。脉沉细而有力。此为太阴风温

兼阳明热*内迫,本宜于辛凉清解中,配以清泄里热之剂,而误用温燥助邪,致使燥结肠中,旁

流浊臭,浊气上干,逆犯心包,形成险证。大便虽时流浊水,必仍有燥结在内。拟用调胃承气汤

合升降散,清其上而导其下,加犀角、牛*,以清心包之浊邪:

大*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甘草6克、白僵蚕6克、金蝉蜕3克、姜*9克、犀角3

克(磨服)、牛*3克(冲)。2剂。

两剂后,下黑硬粪数枚。第三日,身热稍减,黑苔渐退,惟神识仍未清醒,气乏脉弱。此邪

退正衰,心包余热未清,应以固脱为主,兼以清心益阴,重用西洋参固气,犀角清心,麦冬滋阴

液,方用:西洋参10克、犀角3克(磨服)、麦冬20克。3剂。

连服四日,神清热退。惟纳谷减少,气弱尿短,脉细弱,此气液未复,胃气亦弱,用生脉散加

荷叶包粳米、谷芽:

人参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粳米10克(荷叶包)、谷芽10克。4剂。

[评析]本案属温病热*侵犯阳明,邪干心包之证。辨别“热结旁流”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下

利,主要有以下五点,即:温病热在阳明所共有的症状;舌苔*燥或干黑的特征;脉沉而有力的

里实脉象;稀水恶臭而肛门有灼热感;腹不甚满,按之有痛感。一般认为“热结旁流”是热*郁

结肠腑的重证,常常由于浊热上犯心包而见昏迷,故在清上导下时,兼以清心。其次,在身热稍

减,黑苔渐退,神识未清的情况下,气乏脉弱,为邪退正衰,心包余热未清,确立了固脱为主而兼

 

第三卷246

 

####

以清心益阴的治法,用洋参、犀角、麦冬而使神清热退,此虚实夹杂的重证,能辨明其邪正的盛

衰,及时应用固脱,对于温病重证治疗至为重要。

二、顽痹案

李某某,女,41岁。

初诊:1985年8月21日。

主诉:关节疼痛变形已12年。经西医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用中西药效不显。

1977年曾以关节红肿重痛求诊,以兼夹湿热而用三妙加祛风湿,清热活血,通络除痹之剂,连

服10余剂而肿痛减。后因故中断治疗,两月后病情加重,先后用布洛芬、炎痛喜康等药,时轻

时重,纳差,时有胃痛。

诊查:指、趾、腕、踝、胯、肘关节增大变形、僵直、疼痛,起卧抬举困难,持杖托墙,寸步维艰,

有时上下肢关节轮换痛,而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显,纳差,体疲,表现痛苦不堪,二便利,舌暗红,

苔微腻,脉沉略弦。

辨证:久病正虚,邪深入骨,瘀阻关节。

治则:养血搜邪,消瘀通络除痹。

处方:祖传经验方———灵蛇透骨丹。

生地24克、当归12克、秦艽12克、防风9克、威灵仙9克、透骨草9克、白花蛇1条、鸡血

藤12克、丹参15克、姜*6克、川牛膝6克。

上药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滤出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渣,将两次药

液合一处,分两次温服,每隔6小时服一次。西药停服。

二诊:1985年9月30日。

上方连服30剂,痛减,肢体关节活动较可,能下卧,并由其女相扶来诊。现大关节已无强

直现象,小关节较前略缩小,惟活动时仍痛。此10余年慢性宿恙,虽略见小效,但必须久治,方

能缓解。拟将前方增减配成丸剂,以缓图之。

药用:生地300克、当归90克、威灵仙180克、白花蛇14条、透骨草90克、秦艽90克、防风

90克、地鳖虫90克、血竭90克、丹参120克、姜*45克、鸡血藤120克、千年健90克、牛膝45

克、甘草45克、夜交藤90克。

上药共为细末,贮磁瓶内,每服4克,日服2次,温开水调服。

三诊:1987年4月1日。

1985年所开散剂服后,现行走较正常,起立即步,关节增大变形渐渐有所纠正和缩小,下

肢亦不外展(原外展较甚),可以丢开手杖以支撑,现惟觉口干,牙龈萎缩,齿痛,舌唇麻木(停药

后可减),有时头晕,心烦,眠差,大便干,舌光红,脉虚细数。此为风药伤阴所致,拟以滋养胃肾

之阴以濡之。药用:

生地15克、元参9克、麦冬9克、秦艽9克、玉竹12克、沙参12克、花粉9克、石斛12克。

水煎服,4剂。

四诊:1987年8月29日。

4月所开汤剂服后,口已不干,惟仍觉偶有头晕,心悸,失眠,唇舌偶有麻感。舌暗红,脉虚

 

第三卷247

####

细。拟以滋阴宁心之丸剂配合用之。

药用:熟地90克、山药90克、山萸肉50克、丹皮30克、茯苓50克、泽泻30克、白术40

克、枸杞40克、玉竹40克、木瓜30克、麦冬40克、菊花30克、莲子50克、枣仁40克、甘草30

克。

上药共研细末,蜜丸12克重,每晚服一丸,温开水送服。

五诊:1987年9月18日。

上药配合服用已10日,唇舌麻已除,心悸头晕已止。嘱两药配合服用,以愈为期。一以巩

固疗效,一以制其副作用而滋补心肾以固其本。

[评析]顽痹是痹证中最为难治之病。现代医学称“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胶原性疾病,与免

疫缺陷有关。中医以其为风湿邪气乘虚内恋,阴血暗耗,邪深着于关节之间,久则痰瘀凝阻,气

血不通,骨失所养而致关节增大,疏松变形,形成虚中有实。

本患者10余年病痹,源于风湿热邪久郁不解,留着筋骨关节,耗伤阴血,气血瘀阻而关节

变形。故方中聚养血搜邪、化瘀为一体,使阴血足,正气充,瘀血消,痹阻通,予以银蛇、年健、灵

仙、透骨草等一派强有力的搜邪祛风胜湿药。但这些风药性温燥,本患者阴血本虚,故久用虽

然效显,而其耗伤阴血亦著。方中虽有养阴血之品,但力单势弱而不济,且肾主骨,阴液不足,

故配以滋水宁心之剂,滋养胃肾阴液,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案中谓:一以祛邪为主而巩固疗效,

一以扶正为主制其副作用以固其本,故收到满意效果。

医论医话

一、谈孙思邈对伤寒、温病的基本认识

人生天地之间,既禀自然界之常气以生,也感其异气以病,故孙氏曰:“伤寒、温病,自古有

之。”对伤寒论治,张仲景虽早有专著———《伤寒杂病论》传世,但在孙氏撰《备急千金要方》时,

惜因“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而未窥全书。他为使“人人知方,免遭夭枉”,遂“博采群经,广

设备拟”,以博广二字为宗旨,搜集论治伤寒温病之方,编为上下两卷。本《内经》“诸热病者皆

伤寒之类也”的概念,而以“伤寒”名篇。到了编著《翼方》时,将其所见仲景之书———《伤寒杂病

论》,或是《金匮玉函方》,加以整理编入《翼方》之中,仍分上、下两卷。孙氏对伤寒、温病的基本

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点:


  

(一)对伤寒、温病性质的认识

1.伤寒、温病都是外感病:凡是感受外邪而引起以发热为特征的病,古人统名之曰外感病。

《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这一名词,但对伤寒、温病、疫病都反复论及,并明言:“人之伤于寒也则

为病热”,还列有不少篇章专论“热病”和“疫病”。由于这些病都以邪从外受(六淫、疫气),由表

(皮毛、经络、筋肉)及里(腑、脏)的发展传变,不言而喻,它们都属外感病。

孙氏精研《灵》《素》及唐前诸家经书及前贤之精要,而且大有发展和创新。如他在《要方》

 

第三卷248

 

####

第九、十两卷中所撰写的“伤寒”上下,就将此三类病统于两卷之内论述,并列于内科脏腑病之

前,即说明它既是内科病,又有别于内科杂病之意———内科病中之外感病。

2.外感病都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包括伤寒、温病,尤其是疫病,都感受淫邪、*疠之气所

致,都具有传染性。《内经》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证状相似”,此指疫病。巢元方

说:温病“由于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孙氏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体验,认为三者都具有传染性。如他在“辟温”预防第一方“岁

旦屠苏酒方”下即指出:“能辟秽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这就很清楚地看出,孙氏认为伤

寒、温病和疫病,都是皆相染易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预防理论和方法

疾病对人危害之大,尤以外感者———温病、疫病、伤寒为最。*疠之邪是天地间变化之一

气,为造化必然之理,虽不得无之,但能以道御之。这“御之”的方法,除对已病的治疗外,最佳

之法,就是预防。为此,孙氏“每逢一法,不吝千金”去慕求,终得广集古今方法,济众传世。这

里简述有关外感病的预防方法,以供了解。

1.预防理论:“治未病”,既是《内经》的预防思想,也是《要方》预防学的基本观念。特别是

与传染———“染易”直接有关的伤寒、温病、疫病,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孙氏有鉴于“疫病流

行,死者日众”,且“转相染著,乃至灭门,延及外人”的危害性,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的预防原则。指出“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搜集有28方的多种预防法。

由此可见,孙氏对伤寒、温病、疫病的预防,不只有明确的目的———防止传染流行,而且采取积

极而切实可行的措施———选用多种方法,以收预防的实效。

2.预防方法:孙氏在书中所收的预防方法很多,以外感病的预防方法论,就有:

口服避疫法:如“岁里屠苏酒”,就是将乌头、大*……药置酒中煎数沸。屠苏之饮,先从小

量饮起。特别是将药渣还置井中,这可能是起一种饮水消*免疫的作用,故说:“一人饮一家无

病,一家饮一里无病疫”。

涂窍避疫法:如将“雄*散”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此法民间延用至今,于端午节用

雄*粉,酒调,涂鼻孔、耳门等。

粉身避温法:是用芎芷等芳香之品,以祛除秽气,类似于现在香粉扑身的原始方法。

还有“洗浴辟疫”、“佩带”、“悬挂”、“焚药净室”等不少措施。其中如:佩带香包、卫生香、端

午节门上悬艾、菖蒲等法,流传民间,延用至今。

此外,尚有口服豆类和大蒜,井中投放赤小豆之法,前者迄今仍为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之良

方,后者却为后世于井中投放苍术、贯众作饮水消*,有着极大启发。孙氏搜集这样丰富的预

防法,实属难能可贵!


  

(三)首析寒温病异,提出方法宜辨的观点

唐代以前的医家治疗伤寒和温病,虽曰“唯病用药”,实则不分寒、温而偏执苦寒,或辛热者

居多。故孙氏提出:伤寒、温病,“所宜不同、方说宜辨”之论。由是观之,寒、温因异治别,主张

划分之说,早在《千金要方》中,就以开其端,具体论说有:

1.论病因之异:伤寒为寒邪感伤致病,温病则是“天地间变化之一气也”,亦即“*疠之气”

 

第三卷249

####

致病。二者虽同为外感疾患,然其因不同,理应明辨。为此,孙氏引经而论曰:“冬时严寒,万类

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或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

为*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藏于肌骨之中,至春变

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热极,重于温也”。

又曰:“凡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

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所以

《小品方》云:“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证,时行温疫为*厉之气”。

寒、温因异,上已言明,然“论治之者,不判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反云:伤寒为雅士之

词,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是不知病之异同,尽将寒、温混为一谈,岂不可慨!

2.论治法宜分:伤寒、温病,如上所辨,一为寒邪,一为热*疫疠之气,二者性质不同,治法

更应有别。唐代医家不分寒、温,不是以苦寒为法,就是用辛甘姜桂为方,至“冤*塞于冥路,夭

死盈于旷野”。有鉴于此,孙氏在《要方》中强调对伤寒之治,主以辛热;温、疫之治,主以寒凉。

如所谓:“热盛非苦酢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此如救火不以

水也,必不可脱免也。”若反以辛甘之姜桂、人参之属,则其用相反,其祸至速,以示警戒!

此外,孙氏重视妇、婴,是为“崇本”。他认为:女人为人类繁衍之本,其病最为难疗;人都是

由婴幼而渐大,故谓“若无于小,卒不成大”。于是《千金》首列妇、儿证治。对于外感病,除撰

“伤寒”专卷外,《要方》在“妇人”篇中,列“妊娠伤寒”一章,“少小”篇中,也列“伤寒”辨治一章。

因为外邪感人,对男妇、老幼,固无偏佑。若有感发,其病变规律虽都无异,但体质、生理各有特

点,论治自有某些差异,临床医家,无不熟知。惟在《要方》前,对“妇、婴伤寒”尚无专门论著。

孙氏特以妇人妊娠为重点,认为他涉及母、婴两个方面,感邪发病,则必由母及胎而伤儿,故治

疗既要祛邪,又要护胎,婴幼则“肌肉脆软血脉嫩弱”,若遇“天行非节之气,易于中伤”。一旦感

邪,“脏气不平”,即易发痫,成斑而致痉。小儿发病,“生气尚盛”,主张速攻病邪,防其交驰纵横

生变。他认为初病主用寒凉清泄,后期则平脏腑而顾正气,开创了辨治妇、婴伤寒的先例,充实

了外感病的内容,对后世医家启发不小,功益彰著。如宋代钱乙据小儿生理特点立论,庞安常、

朱肱之论治妊娠、少小伤寒,尤其是清代叶天士之论妇人温病(《温热论》)、幼儿温病(《幼科要

略》)等,就继承、丰富了孙氏论治妇婴伤寒的学术思想。

二、从温病学的过去、现状看未来


  

(一)温病学的过去

温病学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明清时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

治法的独立学科。《素问·热论》、《伤寒论》和《温热论》三部著作,可视为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

三个里程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水平。


  

(二)温病学的现状

建国以来,温病学的发展,无论是理论的整理研究,还是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效提高、

剂型改革等,成绩都是显著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病理论的实验研究,在温病学发展过程

 

第三卷250

 

####

中已开创新的一页,出现了好的苗头,令人鼓舞和振奋。

1.理论研究方面:30余年来,对有关温病文献进行了发掘整理,包括数百部专著,近万篇

期刊资料的汇集、评注和微机贮存、检索等。今后除应继续进行以上工作外,重点应放在研究

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和实用高效的治法方药上,有选择地为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

资料。

2.临床研究方面:温病除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性传染病外,还包括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

急性热病,即凡以发热为主症而有热变过程的病,都属于这一范围。实际上内科中之高热、喘

逆、神昏、发痉、便闭、出血……大都应用温病理论和方法进行辨治,效验是卓著的。所以传染

病虽然减少甚至消灭,但我们用武之地仍然很广。只要临床精心诊治,可治的病种不少,阵地

自会不断扩大!本学科在中医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就会更加显示出来。

今后除一般的诊治外,重点应对每一热病和急危重证,按照温病理论,进行严密观察和诊

治(中西两套),要做到资料完整,始终有据,进而统计总结,分析研究各种病症,其规律和疗效,

哪些是符合的,哪些是部分符合,哪些是不符合的。这样就有了客观数据,对分清温病范围,精

确诊治,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3.温病学的实验研究:温病学中有关因、机、症、治等理论,是根据临床实践分析、归纳,并

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升华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性认识是逆推导的,是比较抽象和模糊的,

即所谓“黑箱”、“灰箱”理论。所以,温病学的发展,前两个方面的研究固然重要,而引进现代科

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开展实践研究,更不能忽视。这方面近年来做了一些工作,取得初步

成绩,发现了不少可喜的苗头。

今后将进一步进行卫气营血主证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进而探测温病卫、气、营、血应激

反应过程,以及相关脏腑损害。再是卫气营血分证主要治法的体内、外的实验研究,促进本学

科的现代化。

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又是充实、改进、提高、更新温病教学的基础,是

促使温病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基础和条件,我们就可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分为温

病理论学、温病临床学和温病实验学三门教材。这三种教材,既包括一切急性传染病,也包括

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内科其它一些急、危重证的诊治。


  

(三)温病的未来

从温病学的过去、现状,展望温病学的未来,必然是既集中我国几千年来医家们与外感热

病(伤寒、温病)斗争的诊治经验和宝贵理论,又吸收现代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和有关急救的知

识和技术,将二者理论、实践之精华熔于一炉,创立一门崭新的中医外感病学。

三、闲话“医生”

冬至阳生,气暖如春。有朋来访,会于舍上书屋。闲谈之中,问及“医生”一词之由来。因

告以所知:“医生”《内经》称为“医工”,治病之工匠。而《周礼》之“医师”是官名,“掌医之*令”。

今凡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者,都称“医师”,以与中等卫生学校毕业之“医士”区别。

“医生”之称,起自唐·贞观元年。李世民当上皇帝,为了医治疾病保护健康,开始设置学

 

第三卷251

####

校,为贵族培养医师。在“太医署”的管理下,设医博士1人,助教2人,以医师、医工助之,掌教

医生,其中医生共40人。这里医生的称号,是指学习医学的人,与现在所谓之“学生”义同。至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他于10万户以上之州,设医生20人,以下的设12人,各在当界内巡疗。

此所谓之“医生”,已非单指学生,而是别有新义,成为业医者之通称。相沿至今,人都通晓,惟

其义不甚了了。

医,《周礼·天官》云:“医,治病也。”《回春录》云:“医者,生人之术也。”生,《韵会》云:“死之

对也。”《万病回春》云:“医道,古称仙道,原为活人。”说明医生一词,是治病活人之意。将此作

为业医者之通称,是人们对医生术德之赞誉和信赖,而无等级之观念。此即“医生”之新意。

为医者如何无愧于这一美称?《内经》有“五过”、“四失”之戒。孙思邈以“精”“诚”二字教

导。他云:“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喻嘉言引前贤之言云:“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

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要能知天时运气之序,明性命吉凶之数,辨虚实之分,定顺逆之节,原

疾病之轻重,量药剂之多少,觉微洞幽,不失细小”,才可谓之精。至于“诚”,孙思邈云:大医治

病,必当无欲无求,发恻隐之心,有好生之德。凡求治者,不得问富贵贫贱,要廉洁正直,普同一

等,皆如至亲。认真负责,一心赴救。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也不能炫耀声名,诋

毁诸医。这是古人对医生的要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自己恪守的规范。如龚廷贤之

“医家十要”,陈实功之“行医五戒”,律己勤学,精诚求纯。我在习医时,瑞西公是以“求精怀仁,

慎思明辨,胆大心小,智圆行方”十六字为训。今则更应勤奋不倦,精益求精。以预防保健,治

病救人为天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能如是,才称得上孙思邈说的“苍

生大医”,才真正无愧于“医生”这一崇高的称号。

四、苦菜及其根的妙用

名为“苦菜”的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九种(包括苦萝菜、苣萝菜,后者也叫野苦菜,两者在

榆林都叫苦菜,不加分别)。九种中,属菊科的有苦菜、山苦萝、山莴苣、苦萝菜、苣萝菜五种,还

有桔梗科的山桔梗,百合科的川贝母,茄科的龙葵,败酱科的败酱。后四种不属菊科,不是真正

的苦菜。菊科的五种中,只有苦菜、苦萝菜、苣萝菜含有乳汁,后两种叶聚生茎部,全株都含乳

汁,过去是农村度荒和养猪之佳品,正名为“苦菜”者,反只有茎含乳汁,叶茎部互生,是不作人

吃及猪饲料用的。

从药用来说,菊科五种,味苦、性寒凉,都有清热解*的作用。苣萝菜在北方代败酱入药。

这些本草中各有论述,毋须多说。

苦萝菜在榆林县的道旁、田野,遍地皆有。每于春夏,农村的弱女幼男争相采拔,选其嫩苗

放入锅内,水开捞出,加油盐烹调,味微苦有草香气,以作下饭之菜。大部分捡回来就投入食槽

喂猪。猪最喜吃,吃之易肥壮。

本品在《嘉本草》中即有记载,认为其性冷无*,能治面目*,强力止困,敷蛇虫咬。《陕

西中草药》认为味苦性凉,有清热解*作用。榆林民间验方,用全草治痢,用根治肺痨。据我在

临床上验证,治痢与马齿苋相似,对腹痛坠甚者,于鲜苦菜60~90克中,加木香4~6克,槟榔6

~9克,效显。苦菜根治肺痨无效,治肺痈效果明显。用法是将苦菜连根拔起,去土,用竹、木

刀刮去根上的棕黑色粗皮,嚼服。日3次,每次轻者3~5条,重者5~8条。以初服无苦味为

 

第三卷252

 

####

应证,病减则渐觉味苦为效。少则十来天,多则一月即可大减或消除。

五、妊娠与壬辰

男女媾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结胎胞中,十月孕育,一朝分娩,是“胎生”。从结胎到分

娩,《素问·奇病论》叫“重身”,《阴阳别论》谓之“有子”,《腹中论》称:“怀子”,《五常*大论》名

“胎孕”,《平人气象论》称为“妊子”等等。《金匮要略》虽有“怀身”、“怀妊”之称,但总的概括其

为“妊娠”,并以之名篇。此后,“妊娠”二字便成为胎孕过程的专用词。

1964年,有妇科教师问:妇人怀孕,因何叫作“妊娠”?且妊娠并用,是字义之重叠乎?曰:

怀孕叫“妊”,胎动叫“娠”。《说文》云:妊“孕”也,娠“女妊身动也”。动,有运动变化之义,故妊

娠连称,非字义重叠,是指胎孕及其发展变化。

又妊、通任,有保、养之义。《白虎通·礼乐》:“任养万物”。胎儿赖母体气血精液以营养。

又有任务之义,即生儿育女,既是女子生理所独具,也是母性繁衍后代之天职。

进一步说,“妊娠”是壬辰旁加女字所组成。壬是“天干”之一,辰是“地支”之一。天为阳,

地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古云:“阴阳和而雨泽降,夫妇和而家道成”。父母阴阳之气交而胚胎

生。天一生水,地六土成。壬主水,辰主土。水为天一之真阴,万物之本原,在人为肾所主,肾

是先天之本,男女天癸之源。胞脉又系于肾,任脉起于胞而主胎;土为地之基,万物代生之母,

在人为脾所主,是后天之本,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营养运化之源泉。胚胎既成,必全赖母体二天

(肾、脾)之精气维系,营养以生长发育,故壬辰之旁加女字,以示母之对胎儿生育之功!

六、谈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分型论治

中医学中没有胆囊炎、胆石症之病名,但早在2000年前之《内经》中已有类似此病状之记

载。如《灵枢·胀论篇》之“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及“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就颇似

本病。以后自汉代张仲景之《金匮》中,始创大柴胡汤等对此病有相当疗效,以后历代诸家更有

不少论述和治法。中医认为本病之因乃饮食不节,过食炙而酿湿生热,并与蛔虫及情志不遂

有关。胆石的形成病机在肝胆气郁、脾胃湿热,二者互为因果,重者可阻塞胆道,以至产生一系

列症状。其临床表现有脘胁疼痛、局部压痛及肌挛急、恶寒发热、*疸等,结合现代医学检查,

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应注意与胰腺炎、溃疡病、胃炎、高位阑尾炎、胸膜炎、肝炎、肾绞痛等相

鉴别。对于本病的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分型论治的报道较多。本人常分下列三型论治。


  

(一)气郁邪结型

主症:右上腹轻度或间歇性隐痛,有时出现阵发性绞痛或窜痛,并多在情志不畅或过食油

腻之后而发作或痛甚,病者多急躁易怒,常恶心口苦、纳差或食后脘闷不适,寒热不显,无*

疸,右上腹有轻度压痛。舌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弦。或B超显示有结石存在。

治法:利胆解郁、化石通结。

方药:解郁通结汤。

柴胡9克、郁金9克、川楝子9克、枳壳9克、木香9克、白芍9克、*芩9克、滑石9克、金

 

第三卷253

####

钱草30克、甘草3克、元明粉9克(分冲)。

加减法:有*疸者,加茵陈15~3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9~15克;大便次数多者,去元

明粉,加火硝2.4克;小便不利者,加木通6克;绞痛甚者,加元胡9克、青皮6克;呕吐甚者,加

法夏9克、竹茹9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桃仁6克;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15克。

本方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通结排石的作用。“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故所用的药

主在理气通降、导之下行。方中木香、枳壳、川楝理气;柴胡、白芍疏肝;芩、茵清热利胆;甘草配

芍药以缓挛急;更以金钱草、滑石、郁金开郁散结排石,并借元明粉软坚消结而通降,或佐以大

*荡涤下行,导石从大便而出,以达石去病除的目的。

新订消石散:火硝、郁金、滑石、三棱、乳香、没药、明矾、熊胆、甘草。

上药共为细末,贮瓶内,每服3~6克,日服2~3次,用金钱草15~30克煎汤调服。

本方有行气散结、清热胜湿、消瘀化石的作用:方中以硝、矾二药,一入血分消坚,一入气分

胜湿。主以郁金、熊胆,一行气消瘀,一清胆化石。更助以三棱、乳、没可增强其行气消瘀、散结

止痛的作用。用甘草以缓急,滑石、金钱草以清热利胆,导浊下行,共达郁解结消的目的。


  

(二)湿热蕴结型

主症:轻者,中右上腹隐痛,并有压痛。可见轻度*疸,纳呆、口苦、嗳气、发热、怕冷、便秘、

尿*、舌红、苔*腻。重者,持续胀痛,或伴有绞痛而阵发性加重,多在饮食不节或过食油腻后

诱发,压痛明显,中右上腹局部肌肉挛急,并可扪到肿大的胆囊。高热、畏寒、胸腹闷胀、口苦呕

恶、厌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见*疸,舌红、苔*腻,或舌质深红、苔*糙,脉弦而滑数。

治法:清胆利湿、行气泄结。

方药:茵陈利胆汤。

茵陈30克、*芩12克、山栀12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木香9克、金钱草30克、大

*9~15克(后下)、元明粉9克。

加减法:热甚者,加*柏9克、蒲公英30克;胆囊肿大显著者,加丹皮9克、赤芍9克;痛剧

者,加元胡9克、乳香6克、没药6克;小便短赤不利者,加滑石18克、木通9克。

本方以茵、栀、芩、板蓝根、胆草清胆热;以木香、枳实、郁金理气解郁;金钱草协同茵、栀、芩

有增强清胆利湿的作用;硝、*软坚通下、荡涤热浊。诸药协同,可收清热利湿、理气泄结的功

效。


  

(三)热*蓄积型

主症:寒战高热,*疸,腹胁绞痛,并有压痛而拒按,肌肉挛急,口干唇燥,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绛,苔*燥,脉弦滑数或细数,甚或谵妄、神昏,或精神委顿,肤冷自汗、血压下降。

治法:泻火解*、利胆养阴。

方药:清热解*汤。

茵陈30克、山栀12克、*芩12克、大青叶15~30克、龙胆草15克、生地30克、丹皮12

克、败酱草15~30克、柴胡9~15克、郁金9克、川朴9克、大*9~15克、元明粉12克(分冲)、

西*丸3克(分服)。

加减法:出现神昏、谵语,为热*传心,方中去西*丸加安宫牛*丸二丸分服;口干渴甚,舌

 

第三卷254

 

####

质深绛,为热极伤阴,加元参12克、麦冬12克、芦根30克,以加强生津养阴的作用;如见肢冷、

脉沉细,为热深厥深(但必有舌绛而干,腹热如焚,脉重按至骨而有劲急之象),方中加石膏30

克、知母9克、甘草6克,另用人参9克单独煎服。

若体温下降,汗多而凉,脉象微弱,为正虚邪陷,阴损及阳的危象(相当于现代医学之休

克),速以参附龙骨牡蛎汤煎服,待阳回脉复,再按证立法,或继以调阴养阳。

本证为湿热与郁火相合,*热蓄积,热腐化脓的危重证候,故以大青、芩、栀、败酱等泻火解

*,更用西*丸以强化其解热*之作用。热盛必灼营阴,故以生地养阴滋液,丹皮清营凉血。

热*蓄积于胆,则以茵陈、胆草利胆清热,柴胡、郁金、川朴理气解郁,佐以硝、*涤邪荡热。合

而成为泻火解*、利胆理气、清热养阴之剂。

从上列三个证型可以看出:气郁邪结证,属于单纯性的胆石症或合并有胆囊轻度炎症;湿

热蕴结证,是属于胆道重度炎症,或合并有胆道结石。而热*蓄积证,则是胆石症急性梗阻,感

染合并有胆道蓄脓、积水、坏疽,甚至穿孔等危急证候,这三者的发展变化是互为因果,相互转

化的。即气郁邪结,郁久化火,阻塞胆道,则可形成湿热蕴结证。如湿热蕴结不解,则进而可形

成热*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谨守病机,因势利导。对湿热和热*证,治疗上首先是以清热

利湿或清热解*为急。但当湿热清、火*除而转入气郁邪结,病情稳定,则应根据正气强弱,适

当地以解郁排石为主。此间缓急先后,务必严加注意。

治疗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本病临床表现多为肝胆实证,一般不宜用参、芪、姜、枣等甘温药物,至于甘腻酒肉辛辣

等食物,即使在病愈后,亦须忌用或少用以免复发。

2.本病以肝、胆为主,但治疗时,应注意到脾胃。一方面因本病多湿热郁阻,所以疏肝利

胆,必须清化脾胃湿浊。另一方面,过多使用苦寒药物,也易损伤脾胃,妨碍其运化,以致留湿

不去。所以,在苦寒清泄药中,须稍助以醒脾开胃之品。

3.通利二便,是治疗中的关键之一。祛邪必须有出路。邪出之路,不外汗、吐、尿、便。而

二便乃是本病病邪外出之路。况且在病程中,多有二便不利,所以通下之药在所必用,但以经

常保持二便通利为度。

4.胆石的不同类型及分布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体会是:从分布部位来说,肝管内

结石,以中药排石为优。在胆管的结石,较之在胆囊的容易排出。从结石类型来说,凡泥沙样

结石,较之其他结石易于排出。从体积来说,凡横径在一厘米左右者较易排出。如果结石过

大,位于胆囊,尤其是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药物排石就较难成功。

5.泥沙样结石,用药虽易排出,但由于与肝的化生“精汁”的功能失常有关,所以在治疗中

一般持续时间反较长。于排石后,还应积极调理肝的化汁功能,才可避免反复而彻底治愈。

6.临床实践证明,单独使用“解郁通结汤”,以疏肝利胆,通结排石,疗效常不尽满意。如配

合消石散,以行气散结,消瘀化石,二者协同,则不但加强排石作用,而且大大减轻排石时的疼

痛。

7.本病属于急腹症,特别是重病例,要从时间上抢生命!所以诊断必须谨慎、准确、迅速,

绝不能掉以轻心。治疗也不能固执一法。如长期用药无效而病情危重者,严重梗阻,中*性休

克,结石过大,肠道瘢痕化、狭窄,结石与胆囊壁粘连,以及胆囊积脓、积水、坏疽,甚至穿孔等

等,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先行手术,脱险后,再根据病情予以治疗。

 

第三卷255

####

经验方

一、消水鱼

组成:鲤鱼一条(去鳞、鳃、鳍及腹内杂物,洗净,约重0.5~1.0千克)、赤小豆60克、蝼蛄2

个(去足翅,微火焙微*)、鲜生姜9克(切片)。

功用:健脾醒胃,利水消肿。

主治:水臌、水肿,经久不消,或消而复又肿胀,正气已虚者。

用法:将豆、姜、蝼蛄纳入鱼腹内,加水煮熟,连汤分2~3次服。

注意事项:(1)煎煮时切勿加盐。(2)服此方时同时配合服用活血、行气、利水之药,效果更

好。

二、乳癖消解汤

组成:瓜蒌21克、夏枯草21克、土贝母12克、丹参15克、鲜橘叶9克、牛蒡子9克、青皮9

克、柴胡5克、炮山甲5克、川郁金7克(酒炒)、炒乳香5克、炒没药5克、红花3克。

功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消肿。

主治:乳癖(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经前期乳房胀痛。

用法:清水煎,月经前一周服,每6小时1次,日服3次。

注意事项:月经来潮即停服。

三、久泻断下汤

组成:臭椿皮9克、土茯苓9克、川*连6克、炒干姜6克、石榴皮4~6克、防风4克、广木

香4克、炙粟壳9克、延胡4克。

功用: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涩肠。

主治:湿热郁结的久泻久痢(含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用法:清水350毫升浸药,煎至150毫升,滤出药液后再加水2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两次

煎液合并后分两次服,两次间隔6小时。也可加大剂量改作散剂或丸剂。丸剂每服9克,散剂

每服6克,日服2次。

注意事项:勿用铜铁等金属器具煎、捣。

四、逐石通淋汤

组成:冬葵子12克、石韦12克、海金砂12克、川牛膝9克、车前子15克、滑石18克、鸡内

 

第三卷256

 

####

金9克、川楝子9克、木通6克、沉香3克(研分冲)、琥珀6克(研分冲)。

有阴虚血滞者加生地18克、阿胶9克(烊化)、丹参12克。

功用:清利湿滞,消坚排石,化气行浊。

主治:石淋(尿路结石)。

用法:清水煎服,沉香、琥珀分2次服。每4小时服1次,昼夜连服,若服后疼痛剧增,可继

服药汁1次。

五、新订固带汤

组成:炒山药30克、白术(土炒)30克、赤芍12克、芡实9克、丹参18克、柴胡5克、香附5

克、野鸡冠花12克、甘草3克。

带色*浊臭秽,加*柏5克、车前子9克(包煎);腰痛坠,加炒杜仲12克;气虚,加*参12

克。

功用:健脾燥湿,疏肝理气,固带止痛。

主治:白带之脾虚湿滞型。

用法:清水煎,温服,日1剂,以愈为度。

(邹克扬 编)

 

第三卷257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郭谦亨名老中医经验集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