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年度体检报告单上,一般鲜见大病症状和诊断,出镜率高的往往是各种听起来让人又烦又怕的小毛病。烦的是几乎每年相见,怕的是不知道会不会逐渐恶化。
其实,这些诊断大多数都不可怕,它们确确实实就是个“小毛病”。
今天评测君先来详细说说其中常见的3种。大家看好了,可别再自己吓自己了。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体藏在脖子的正中,单独拎出来看,就像一只蝴蝶。
甲状腺结节,指的是甲状腺内有肿块,并会随着咽喉的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不同情况下会出现单发或多发。
甲状腺癌则是甲状腺出现恶性肿瘤。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约占人体全身肿瘤的1%,分型上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4种。
其中女性患癌较为常见,多发于一侧腺叶,以单个肿瘤的形态出现。
甲状腺结节发病诱因多样,女性患者多因雌性激素分泌异常刺激结节形成,不同案例也有因为日常饮食中碘摄入量过高、幼年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者家族遗传等原因。
很多人一见到体检报告有“甲状腺结节”的字样就容易紧张,担心不马上治疗就会恶化成癌。
事实上甲状腺结节并非如此吓人。
虽然统计资料显示,国内人口总体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但其中90~95%的结节都证实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案例会发生恶性癌变。
★发现甲状腺结节,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吗?
甲状腺超声检查,一般分为1~5级,1级最轻,5级最严重。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应对处理方案。
1~3级,考虑良性病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腺瘤,可以按医嘱每3~6个月复查一次,不必动手术。
4~5级,考虑恶性病变,若有结节迅速增大,或有嘶哑、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现象,则应尽早复查,后续不排除手术可能。
在实际操作中,检出1厘米以下的结节是完全不必担心的,恶变成癌的可能性极低,一般遵医嘱每半年复查即可。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结节已经长成1厘米以上4厘米以下,就务必要重视起来,定期复查,考虑手术。
结节患者日常须注意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减轻腺体负担,以免影响免疫力;可适量补充蛋白质,豆类制品尤佳,忌辛辣刺激,高热量和生冷食物也不推荐;尽量早睡早起,养成减少熬夜、适当晨练的良好生活习惯。
◆◆◆
投保技巧
目前在售的重疾险和医疗险,大多数都会询问甲状腺结节相关问题,寿险则询问较少。
多数案例都可通过人工核保或智能核保,得到除外承保的结果。
重疾险,如弘康的哆啦A保、复星联合的康乐E生、达尔文1号等,只要符合下列要求,就可按标准体投保——
半年内最近一次超声检查,同时满足:
(1)TI-RADS分级0-3级,或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1.5厘米且边界光滑或清晰;
(2)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医疗险,如尊享e生旗舰版,健康告知中会涉及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若功能异常则无法投保,若功能正常且活检结果为良性或是功能性结节,也可做到除外承保。
若以上皆为“否”,但B超TI-RADS评级为1-3级(含),也可除外投保,若还为“否”则需明确后再投保。
甲状腺结节核保逻辑路径
乳腺增生≠乳腺癌
乳腺增生,这个概念比较特别,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
从医学组织学表现来看,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高度相关,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触诊有结节。在国内女性群体中,乳腺增生发病率高达80%,育龄女性中约为40%。
乳腺癌,则是明确的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原位乳腺癌本无致命风险,但由于乳腺癌细胞容易从组织上脱落,一旦发生,在体内游离的癌细胞就会随血液和淋巴系统散播至全身,形成癌转移,致命风险大大提升。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前面说过,乳腺增生不是肿瘤,是乳腺细胞数量增多的表现,多属良性病变,大部分患者根本不用治疗,恶变成癌风险极低,如有不适注意检查即可。
但若是乳腺细胞持续异常增多,则变异风险会增大。总体来说,乳腺增生癌变比例在1~2%区间。
研究显示,乳腺增生的发病状况与多项因素相关——
内分泌失调,如*体素减少,雌激素增多;
负面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压抑;
生活恶习,如熬夜、睡眠不足、喜好烟酒;
内衣过紧;
日常饮食对高脂高热量食物有强烈偏好;
长期服用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
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史、拒绝哺乳。
相对地,防治乳腺增生,也应该从上述方面入手——
平时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
减少高脂高热量食品,如动物脂肪、甜食和补品,多吃蔬果粗粮;
养成运动习惯,合理减脂,提升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熬夜,慎用含雌激素的美容产品;
拥有和谐的性生活,但建议使用物理避孕法,慎用避孕药,同时避免人流。
◆◆◆
投保技巧
针对乳腺疾病,重疾险和医疗险基本都会询问,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