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家解读萧太后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
TUhjnbcbe - 2021/4/16 20:11:00
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各位好,咱们继续来说古代非凡女人。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辽朝萧太后的故事。那可能有懂行的朋友就问了,辽朝的太后基本都姓萧,你说的是哪个萧太后?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先说辽朝的太后都姓萧,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还得从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说起。本来其他民族并没有姓氏,但是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之后,受南边中原王朝的影响,觉得自己也应该有姓氏。那到底姓什么呢?阿保机最仰慕汉高祖刘邦,又最欣赏帮刘邦打天下的宰相萧何,于是他就规定从此之后皇族都姓刘,后族都姓萧。那这样一来,一直跟耶律家族通婚的那几大家族就都改姓了萧。这样一来,从辽朝建国一直到灭亡,除了辽世宗的皇后是从后唐抢来的汉人,人家本来姓甄之外,其余的十八位皇后都姓萧。那既然如此,我到底要跟大家讲哪一位萧太后?我不是讲哪一位小太后,而是要讲三位对辽朝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萧太后。第一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那改性之后应就叫做萧平。第二位:是跟杨家将打仗,也跟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的萧绰。第三位是辽道宗的皇后,一代才女萧观音。这三位皇后也恰恰代表着辽朝的兴起、强盛和衰亡。先看第一位萧太后述律平。这位萧太后可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重要帮手,她的文治武功咱们就不说了,我就跟大家分享她的一个故事叫做“断腕太后”。怎么回事?耶律阿保机雄才大略,一举统一了契丹各部,又亲征突厥、*项、吐谷浑、渤海等等周边*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契丹国。但是到公元九二六年,也就是说他当皇帝十一年之后,耶律阿保机就去世了,儿子耶律德光接班,这可是新生的契丹*权最不稳定的时刻。为什么?因为契丹才刚刚完成从贵族制向皇权*治的转化,贵族的势力还特别强大。有阿保机这么一个强人在,他们还稍稍服气一些,现在阿保机死了,孤儿寡妇威望不够,这帮功臣贵族马上就蠢蠢欲动,那搞不好国家就会重新分崩离析。怎么办呢?这时候述律平出马,她先是召集了一些贵族夫人跟她们讲:我现在做了寡妇了,你们也应该效法我。那大家一听都觉得莫名其妙,心想别的先进事迹可以学习,这做寡妇怎么学习?述律平也不解释。紧接着就召见那些最强势的贵族,把他们带到阿保机的陵前,哭得肝肠寸断。那这些贵族当然也陪着她哭,哭完了,述律平就问这些贵族,你们想不想先帝?那这样的问题谁敢说不想?那贵族就纷纷说:我们受先帝大恩,怎么可能不思念先帝呢?述律平就说了:原来你们都想先帝,既然如此,你们就下去陪他吧。话音一落,刀斧手上来,一大批贵族措手不及,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殉了葬。那有了这么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有一天,她又要打发看不顺眼的官员去找先帝,却不料碰上了一个硬茬,这个硬茬是个汉人,名字叫做赵思温。那这个人很早就投降了耶律阿保机,在阿保机手下担任汉*都团练使,带领汉*浴血奋战,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汉人,赵思温本身并不想介入契丹内部的争斗,可是述律平仍然觉得他有威胁,也想让他去侍奉天帝。那赵思温是个聪明人,就跟这个述律平杠上了,他说跟先帝最亲近的人应该是太后您呀,您要是下去侍奉先帝,我就跟您一块儿去。大家说怎么样?这一招厉害吧?等于把述律平逼上了绝路。你如果不愿意去侍奉先帝,那好,你的权利合法性就没了。可是如果你愿意去侍奉先帝好,那你的命就没了。被狠狠地将了一*。述律平怎么办?她一分钟都没犹豫,直接就抽出一把刀来说:我是想下去侍奉献帝,只是皇子还小,还需要我扶持,我暂时去不了,现在我就让这只手替我去侍奉献帝。说完手起刀落,就把自己的右手齐着手腕给砍了下来,直接就抛在了朝堂之上,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壮士断腕。一下子就把大臣给震慑到了。那咱们都知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述律平发起狠来,连命都不要,谁还敢挑战她?就这样,述律平基本上消灭了可能挑战皇权的贵族,让契丹*权稳定了下来。当然在此之后她也退了一步,也就没有再让其他的大臣去给先帝殉葬。那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述律平的故事?其实就是想说契丹建国真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狠劲儿。这其实就是唐史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野蛮精悍之血。正是靠这种野蛮精悍的劲头,契丹才能从一个东北的小部族,一下子发展成横跨几千里的大*权。再看第二位萧太后,此人大名萧绰,小名萧燕燕,是辽景宗的妻子,辽圣宗的母亲。她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位萧太后。因为她跟杨家将打过仗,又跟宋真宗签订过澶渊之盟,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北宋历史的一个人物。那这位萧太后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如果你只看杨家将的故事,就会觉得她是又蠢又狠。但是如果你放下民间故事去看看历史书,你就会发现这位萧太后既不狠也不蠢,她几乎就是辽朝版的武则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武则天之所以能够参*,是因为她的丈夫唐高宗生病。萧绰也是如此,她的丈夫辽景宗一直是个病秧子,萧绰差不多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参决朝*,到她二十九岁那年,辽景宗一病不起,临终遗诏让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运继位,*国大事听皇后命。这不就跟唐高宗的遗诏里讲“*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辽景宗除了让萧绰决定*国大事,还给这个小儿子辽圣宗安排了两个顾命大臣。两位顾命大臣一个是契丹人耶律斜轸,一个是汉人韩德让。这两位大臣能力都没得说,但是主少国疑,怎么样才能确保他们的忠诚呢?这一点萧绰跟述律平不一样,她不是对他们示强而是对他们示弱。她就在这两位大臣面前哭得梨花带雨,跟他们讲,现在咱们大辽宗族强盛,边境又不安宁,真是内外交困。皇帝那么小,我一个寡妇该怎么办?两位顾命大臣一看平时那么强势的皇太后居然也有如此柔弱的一面,马上恻隐之心爆棚,当即就表示我们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两位大臣都表态了,可是萧太后仍然觉得不踏实,怎样才能真正拴牢他们的心呢?其中这个耶律斜轸娶了萧太后的侄女,算是多了一重的保障。萧太后就把主攻方向放在韩德让身上,她跟韩德让说:当年我爸爸曾经是想把我嫁给你的,谁知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宫,也就错过了这桩姻缘,可我心里还是爱你的。现在皇上也死了,从此以后你就是我儿子的爸爸。那大家看,这已经不是托付江山了,这是连自己都托付给韩德让。韩德让大受感动,牢牢地接过了这份重托,从此死心塌地替萧太后出谋划策。那萧太后就让韩德让住进自己的大帐之中,跟自己同安而食、同排而坐、同帐而卧,哪怕面对宋朝的使臣都绝不避讳一点点。当时还是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时期,听使臣回来汇报这件事儿,他就觉得机会来了。当年五代时期,石敬唐为了当皇帝,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朝。这个燕云十六州其实是从今天的河北北部,包括北京一直延伸到山西和内蒙古,是一片战略要地。这片地方如果在辽朝手里,那么他们进入北宋就如入无人之境,所以说,这一直是北宋的心腹大患。宋太祖也罢,宋太宗也罢,都非常想把它收回来,只是苦于没有太好的机会。那现在辽朝主少国疑,本来就是最虚弱的时候,而他们的国母萧太后又如此荒淫。宋太宗觉得辽朝的宗室也罢,大臣也罢,乃至老百姓也罢,肯定对他这种淫乱行为恨之入骨。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发兵北伐,辽朝定会一败涂地。就这样,宋太宗下令分三路大*北伐,其中西路大*的副统帅就是杨业,就是咱们民间所说的杨老令公杨继业。那么这次北伐结果如何?非常遗憾,宋太宗完全错判了形式。辽朝人的道德观念跟宋朝不一样,他们并没有觉得萧太后喜欢韩德让有什么大问题,相反萧太后还带着韩德让以及小皇帝御驾亲征,把宋朝的三路大*打得落花流水。这个杨老令公杨业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身负重伤,绝食而死。那本来宋朝当时的势头还是挺猛的,对辽国也一直采取攻势,但是自从这次北伐失败之后,双方的关系就变了,宋朝转为守势,辽朝转为攻势。到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高宗时期,萧太后甚至带着小皇帝辽圣宗一路打到*河北岸的澶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跟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的关系这才稳定下来。那稳定下来之后如何?稳定下来之后,辽朝和北宋就双双进入了自己的盛世,也就是说萧太后正是辽朝盛世的直接缔造者。澶渊之盟签订四年之后,萧太后去世了,跟辽景宗一起埋葬在乾陵之中,而韩德让也陪葬在萧太后身边,就成了整个辽朝时期陪葬帝陵的唯一一个汉人大臣。我刚才说这个萧太后是辽朝的武则天,没错吧?你看两个人连陵号都一样,都叫乾陵。虽然说这个萧绰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她在辽朝执*四十年,既没有辜负辽景宗托付给她的江山,也没有辜负韩德让奉献给她的爱情,真是一位允文允武、有情有义的女中豪杰。而这种允文允武、有情有义也正代表了辽朝最强盛时代的风度。那再来看第三位萧太后萧观音,此人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也是一位含冤而死的皇后。这怎么回事儿?萧观音生活的时代已经是辽后期了,辽朝的汉化程度就越来越深,所以,萧观音受到的教育也非常完备。按照史书记载,她工诗、能书,会自制歌词,又善弹琵琶,在教养方面几乎已经和北宋的贵族女子没有什么差别。辽道宗也是一位文化水平非常高的皇帝,前一段时间热映的那个电视剧清平乐里头,那个听说大宋仁宗皇帝死去就面朝南方嚎啕大哭的辽朝皇帝就是辽道宗。辽道宗还给自己铸了个金像,上面刻上愿后世生中国,可见是多么仰慕中华文化。那这么文质彬彬的皇帝和皇后本来应该情投意合吧?最初确实如此,可惜不长久。这个辽道宗除了喜欢诗文,还喜欢打猎,为了能够尽情打猎,他干脆就把朝*交给了大臣耶律乙辛,这个耶律乙辛也因此权倾朝野。萧观音是一个有*治责任感的好皇后,就经常劝谏辽道宗不要这样做。可是辽道宗也像大多数皇帝那样,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那萧观音劝多了,辽道宗就对她冷淡下来。大家知道写诗的女子总是很敏感,眼看着辽道宗不喜欢自己了,萧观音也非常难过,她不是会自制歌词嘛?就写了十首《回心院》,就表达了自己回心转意的悔过之情,希望能够重回辽道宗身边,可是她这番心意怎么样才能让辽道宗知道?当时辽朝有一个宫廷乐师叫赵维一,弹得一手好琵琶,而且擅长谱曲,于是萧观音就把赵维一招到自己身边,让他来给这个《回心院》谱曲,而且还跟他对弹琵琶,打算练好了再弹唱给辽道宗听,这本来是一番好意,可是萧观音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失宠的皇后,跟乐师私自交往那是犯忌讳。可是,我们刚才也说了,辽朝毕竟是一个少数民族*权,礼教本来没有那么森严。所以说这件事虽然不大妥当,但是你也不能说这个问题就有多严重,但是要命的是,这件事儿被人利用,谁呢?就是刚才提到的权臣耶律乙辛,萧观音劝皇帝不要把朝*交给他,当然让他恨之入骨。此刻他发现萧贵妃犯了这么一个错误,他就立刻行动起来。耶律乙辛就让人写了一组诗,都是五言绝句,分别引用女人的头发、脸颊、脖子、乃至舌头、乳房等等十个部位,那写得特别香艳,而且每一首都以香字结尾,所以就叫《十香词》。写好之后,他就派一个自己已经争取过来的宫女就拿给萧观音看,就假说这是宋朝的皇后写的。然后就撺掇萧观音说:你看人家宋朝皇后写诗,您不是书法好吗?何不手抄一份,两朝皇后珠联璧合,这多好。萧观音真是个天真的人,也没有多想,就真的手抄了一份儿,而且还在后面提了一首诗叫做《怀古》,诗是这么写的: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什么意思呢?宫里的人都只数落赵飞燕新奇的梳妆,说她本来是残花败柳,却诱惑了大汉的皇上。只有那一片明月是真正的知情者,它曾经看着赵飞燕当年不情不愿地走进了昭阳宫。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这其实是给赵飞燕翻案,说她不是红颜祸水,她进宫也并不情愿,对她寄予无限同情。这首诗有没有问题呢?咱们现在看了会觉得没什么问题,顶多是借着赵飞燕抒发一点自己的怨气而已,不是大错,可是耶律乙辛就拿着这首诗和那个手抄的《十香词》去找辽道宗,他说,皇后跟乐师赵惟一有奸情,他们俩一块儿弹琴、唱曲儿。而且这香艳的《十香词》就是皇后写给赵唯一的情书。何以见得呢?你看她写在最后的那首《怀古》诗分明藏着赵惟一的名字,宫中只有赵家妆,藏一个“赵”字。惟有知情一片月,又藏着“唯一”两个字,这不就明摆着是写给赵唯一的?辽道宗真是个小心眼儿的人,他一听之下勃然大怒,也不分青红皂白就勒令萧观音以白绫自尽。这还不够,他还命人剥光萧观音的衣服,以苇席裹尸送还娘家,表示自己跟她恩断义绝。一代才女皇后就这样含冤而死,年仅三十六岁。直到她的孙子天祚帝上台,才又重新追封她为皇后。而天祚帝其实已经是辽朝最后一代皇帝。那我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萧观音的故事?这其实是想说,辽朝真是越到后来越文明,都会写诗了,但是也越到后来越腐朽。辽道宗文质彬彬,但是又小肚鸡肠、疑神疑*。而萧观音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在*治上太单纯了,而且柔弱无助,文明过了头就会变成文弱,这也是辽朝从兴到衰的一个历史教训。遥想当年萧观音年轻的时候,曾经跟辽道宗一块儿打猎,写过一首《伏虎林应制》。这个伏虎林是一个地名,就在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右旗。据说当年就是萧绰的丈夫辽景宗曾经在这儿射猎,有一只老虎就慑于皇帝的天威,伏在草丛中瑟瑟发抖,从此这就叫成了伏虎林。那现在辽道宗打猎也到了这个地方,追想起祖宗的功业,就跟萧观音讲,皇后不是擅长写诗嘛,何不赋诗一首?萧观音略一思索,马上口占一绝,诗是这么写的:伏虎林应制萧观音〔宋代〕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什么意思呢?皇帝威风万里向南打,能够压倒文质彬彬的赵宋王朝。向东打能够掀翻波涛滚滚的鸭绿江。大千世界的妖魔*怪都被皇帝吓破胆胆,区区一只猛虎又怎么可能不来投降?。那诗真好,别看出自女性之手,但是极傲刚猛,气吞山河,真有汉高祖刘邦分割的派头。我一直觉得这首诗最能代表我心目中辽朝那几位萧太后的形象,其实也代表整个契丹民族的女性形象。这个民族和这个*权虽然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年他们曾经如此生龙活虎,恰似吹过广袤北方的一阵雄风。往期回顾: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解读萧太后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