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大样本调查资料统计发现近5%的成年人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是指凸向腔内的胆囊壁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分为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前者比后者更常见。最常见的假性息肉是胆固醇假性息肉,此外也包括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自身不具有恶变潜能,而真性胆囊息肉则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最常见的良性真性息肉是腺瘤,而恶性息肉通常为腺癌。
那么检查出胆囊息肉该怎样治疗?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针对哪些患者需要接受胆囊切除术,哪些患者需要随访以及随访时间等提出建议。
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
1.胆囊息肉样病变≥10mm,如果适合并接受手术,推荐胆囊切除术;
2.胆囊息肉病人症状与胆囊相关,找不到其他原因,且病人适合并接受手术,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3.如因上述原因缺乏胆囊切除指征,应评估病人胆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这些病人应密切的随访。这些风险因素是: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史;无蒂息肉(包括局限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如果病人存在胆囊恶性肿瘤风险因素且息肉大小6~9mm,病人适合且接受手术,推荐胆囊切除术。
哪些患者需要随访?随访频率和随访持续时间是什么?
如果病人有下列之一者:没有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6~9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胆囊息肉≤5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做随访超声检查;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5mm,建议在第1年、3年和5年做随访。
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加≥2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随访期间胆囊息肉达到10mm,建议胆囊切除术;随访期间胆囊息肉消失则停止随访。
基本检查是用腹部超声,不建议常规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疑难病例可行替代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如内镜超声)。
总之,对直径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宁峥,祁兴顺.《年美国肝胆胰学会共识声明:胆囊癌管理》摘译.临床肝胆病杂志;31:-.
2.董家鸿,王剑明,曾建平.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版).临床肝胆病杂志;3:-.
3.卢昊,刘全达.《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临床肝胆病杂志;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