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王大爷家住雨城区,今年3月初的一日早上,在外散步时他突然出现上腹疼痛。次日,其上腹疼痛再次发作,随后王大爷在老伴陪同下,医院(医院)进行诊疗。
经检查,王大爷的胆总管上,一颗结石引起了胆道梗阻,王大爷随即住院治疗。新技术造福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胆道疾病,发病率虽比胆囊结石略低,但危害往往大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胆道梗阻,引起全身皮肤巩膜发*(*疸),更严重的危害是引发胆道感染和胰腺炎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危及生命。胆总管结石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开刀手术和腹腔镜治疗,创伤都比较大。然而,王大爷不仅岁数大,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若选择开刀手术,其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都较大。若不做手术,王大爷的病情将会越来越重。在此,医院(医院)最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能为王大爷进行有效治疗。ERCP胆总管取石术既不开刀、也不打孔,通过在病人嘴里放入一种设备,就能将结石取出,不仅创伤小,还不需要进行麻醉,治疗效果好,取石成功率可达90%以上。ERCP胆总管取石术是目前胆总管结石取石首选方式,并已逐渐取代了手术取石。该技术优点虽多,却也有不足,那就是因个体差异,不能保证%取石,且治疗费用比手术取石高。今年3月下旬,王大爷接受了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医生只用了50分钟时间,便顺利将其体内的结石取出。术后,王大爷身体恢复良好,4天后顺利出院。医生了解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疗效好赢得病患好评ERCP是一种医疗技术的英文名称缩写,中文意思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该技术通过将一种特殊的医学内镜(十二指肠镜)从口腔插入到十二指肠,通过此处的胆管胰管开口插入器械设备进行造影,从而诊断胰胆管疾病。该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CT、MRI、MRCP无创诊断技术的进步,已很少单纯用ERCP来诊断胰胆管疾病情况,目前ERCP主要通过与其他相关技术的配合,用于胆总管结石等胆胰疾病的治疗。除用于胆总管取石外,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用于治疗胆源性胰腺炎、胆道狭窄、胆道肿瘤、胆道蛔虫等。正在用ERCP医院外科主任熊刚介绍,ERCP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国外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开展。近年来,国医院也在逐渐增多,医院。总体来说,医院还相对较少,很多地方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至今仍采用开刀手术治疗。据了解,该项技术未普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设备设施高昂,ERCP操作需要专门防辐射操作间,需要设备也较多,如十二指肠镜加上X射线显影装置等相关设备,开展ERCP取石手术,总体投资一般在万元左右。此外,ERCP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也是制约其普及的一个原因。医院(医院)依托结石专科优势,引进有近30年ERCP经验的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范康川担任技术指导,投资近万元购买奥林巴斯十二指肠镜、带DSA的数字平板中型C臂X线机等相关设备,于年3月正式开展ERCP技术。科主任任熊刚介绍,王大爷是医院(医院)今年3月初开展该技术以来,第8位采用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病人,在他之前的7位病人都对治疗效果表示了充分肯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