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毁掉一个女人的健康很容易,给她买一堆水果
TUhjnbcbe - 2021/6/15 12:29:00

之前看到这个题目《毁掉一个女人的健康很容易,给她买很多水果,让她用水果当饭吃》,观点有点偏激。这里先明确一点:不是在反对你吃水果,而是在阻止你吃得太多,摧毁自己的脾胃。

中医似乎总在跟“现代医学”唱反调。每次中医看病后都要交代病人不要多吃水果,病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常问为什么?

这里面却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中医观点:寒凉食物,多吃伤脾。注意这里有一个“多”字,多吃无益反倒有害。

很多女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白天苹果一个,晚上青瓜一根,希望自己能瘦成闪电。

其实,肥胖的根源就是脾胃运化不力,升清降浊功能出问题了,堆积在身体的垃圾无法运出去。所以减肥的根本是健脾,而现在很多女性选择只吃水果来减肥,还把水果当正餐。

A4腰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厌食、闭经、卵巢早衰、不育不孕……

水果、牛奶、雪糕、甜品,这些都属于阴寒的食物,女人本来就属阴,本来阳气就不足,反而喜欢并沉醉这些阴寒的食物,难怪女人的病越来越多。.

水果吃多了会怎么样?1小心伤脾胃。最近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着一个令人非常“恐慌”的问题:西瓜为什么不能用勺子挖着吃?要知道,相比切成一块块或一片片,大热天的切半个西瓜直接用勺子挖着吃,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可是,爽归爽,但这可能并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容易吃多了!西瓜吃多了会怎么样?有一篇文章说,西瓜吃多了“不但起不到解暑的作用,相反还会阴虚火旺,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嗓子干、鼻子出血的状况。”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比较常见的是,西瓜吃多伤了脾胃,导致拉稀拉肚子。如果肚子拉多了,脱水,上火也是可能如果你吃的还是一个冰镇西瓜,那好了,不管你吃的多不多,都会伤到脾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伤了湿气自然就随之而来,阳气受损,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2把皮肤吃得暗无光泽。西瓜不让多吃,那苹果总可以吧?还记得那句健康口诀么?“一天一个苹果、健康又长寿”。可这种盲目照搬西方饮食模式的每天一个苹果,是很错误的;很容易吃到先伤胃,后伤及五脏六腑。中医理论就有,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说法。五脏六腑是通过经络联系起来的,当一个生病,其余都不能幸免!苹果甘、凉,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的功效。但是,苹果吃多了以后,容易造成频繁的腹泻。腹泻会把自己本身的营养成分,没来得及消化的食物,以及本身自己的体液,排出体外。当脾胃因为寒凉而受损,容易伤及气血,气血受损,则脸色无光。白嫩的皮肤是靠气血来滋养的,气血越充足,皮肤就越有光泽。气血如何滋养皮肤?我们吃的食物首先储藏在胃里,再由脾来加工生成各种营养物质,脾通过血脉把生成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肺。在肺里,这些营养物质与呼吸进来的外界清气相结合,并在心脏的配合下形成血液。最后肺把生成的血液推送给体表的毛细血管,滋养皮肤。所以,吃的东西好坏会影响到气血生成,继而影响到皮肤的光泽。中医理论说,只要是水果,无论寒凉的,还是温热的,大多都饱含湿气。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对病人很重要一条饮食禁忌就是忌生冷。之所以要忌生冷,是为了保护人体之阳。水果以寒凉居多,大量吃会伤脾阳。而现代人,平时就爱吃冰饮冷、吃垃圾食品、压力劳累、抗生素滥用等诸多因素,体质普遍偏寒。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水果的生冷危害,不建议多吃。水果怎样吃不伤身?1湿热体质尽量少吃体质湿热的人,是不能吃太多甜食的。很多人不注意,吃冰凉的东西,嗜甜,夏天长时间在空调房呆着,长此以往,身上湿气就越来越重了。这类湿热严重的人,要注意饮食和调理。这类人尽量多吃热的东西,几乎不吃冰,甜食不碰,水果也少吃。2肺寒咳嗽少吃水果水果富含水分,多吃容易湿气入体。咳嗽有很多原因,当辩证准确后,发现是肺寒咳嗽,就尽量不要吃水果了。3水果应季吃《*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药物、食物。吃水果最好吃当季的水果。4蒸煮着吃体虚的老人、脾胃不好的人、体寒的人、生理期的女人想吃一点怎么办?可以将水果蒸熟后吃,或者爱吃辣的人,可以试着加一点姜粉。5水果吃多了,如何补救?首先要停止继续吃,其次,根据你吃的水果的属性,做不同的补救。①吃了很多寒性的水果,比如西瓜、甜瓜等,容易伤脾胃,可以喝一些姜枣茶。②吃多了热性的水果,比如芒果、榴莲等,容易上火、生湿热、过敏、舌苔*腻,可以选择可以些花果醋来除湿解热。③泡温胆汤。温胆汤可以祛湿气、化痰。水果虽好,但是千万不可以多吃。要想身体好,平时要注意吃什么都得适度!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水果根据体质和病症适量吃,贪吃你就错了

取穴: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病人坐位屈膝垂足取穴,以快速捻转刺入,得气后施以泻法,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半小时。

在行针的同时,嘱病人活动患肢,范围由小到大,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经筋受损。每日1次,针刺7次为1疗程。

体会: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又是筋之会穴,足少阳经循行路线过肩,根据“上病下取”的原则,选筋之会穴阳陵泉治之,则能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解除经筋受阻,使患肩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自如。

《马丹阳十二穴歌》对阳陵泉的功效做了概括:“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

2

指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取穴:至阳穴,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患者急性胸腹疼痛发作时,医者用大拇指尖端放在至阳穴上顺时针方向不断揉按,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穴位处有痛感为度。

一般按压1~2分钟,疼痛即可缓解。患者也可以自己握拳,两臂向后摆动,用拳尖敲击至阳穴,亦可迅速止痛。

体会: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等病的范畴,多因胸阳痹阻,导致阴阳失调,气血瘀阻所致。

督脉为阳经之海,经气自下而上到至阳穴最为隆盛,故曰阳中之阳。

以指代针刺激此穴,可使阳气四布,通达胸腹,起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作用。阴阳燮理,气血调和,自无胸痹之患矣。

指压至阳穴,可以用于缓解多种急性胸腹痛,如胃痉挛疼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疼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疼痛等。

患者每天用拳尖敲击至阳穴,每次敲击3~5分钟,可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增强心脏的功能。

3

针刺浮白治疗胆囊炎疼痛

取穴:浮白穴。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操作方法:取右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浮白穴,皮肤常规消*后,用1.5寸毫针快速向下平刺,深度0.8~1寸,用强刺激手法,有酸、麻、胀感后,令作伸展运动,活动右侧胸腹部并对患者胆囊区作叩击,留针15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5天为一疗程,若未痊愈可进行针第2疗程治疗。

体会:胆囊炎是常见疾病,临床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本病多与结石、胆固醇代谢紊乱和细菌感染有关,使胆道功能异常,胆汁淤积,排空功能障碍,刺激胆囊,使胆囊强收缩,从而引起胆道疼痛。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有右肩背部隐痛,有厌油脂餐、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查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壁增厚,排空功能减退或消失。

本病属中医学胁痛、结胸等病的范畴。

浮白穴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膀胱经交会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针刺此穴能使胆道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出,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4

针刺精灵、威灵穴治疗急性发作之痛证

取穴:精灵、威灵穴。奇穴名。精灵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下方);威灵穴位于第二、第三掌骨间隙后缘(合谷穴的尺侧)。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用1寸毫针,在精灵、威灵穴处施用泻法,中强刺激3~5分钟,得气时酸麻胀感传于指尖。

一般先针精灵穴,后针威灵穴。痛不减者,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体会:《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说:“威灵穴在虎口下两旁岐,有圆滑处,遇猝死症,摇掐即醒。”“精灵穴在四、五指夹界下半寸,治痰涌,气促,气攻。”

此处所谓“气攻”,则是指各种剧烈的疼痛。

《针灸学》中所述的“腰痛穴”位置与精灵、威灵相同,谓:“腰痛穴,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主治急性腰扭伤。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治疗各种剧烈疼痛,此二穴当为首选,如急性腰扭伤、结石引起的肾绞痛、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等均有特效。

6

针刺中冲穴治疗痛经

取穴:中冲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用0.5寸毫针,刺入中冲穴0.1寸,行泻法,不留针。每日针刺1次,3次为一疗程。

在月经前1~2天或经期疼痛发作时治疗,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体会: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病症。

其主要病机多为气滞血瘀所致,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心主血脉,中冲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针之能行气活血,气血流通,疼痛自止。临床用于治疗痛经一症,效果极佳,特别是一些疼痛较剧的患者,疗效更好。

7

十七椎下穴针刺拔罐治疗痛经

取穴:十七椎下。奇穴名。位于脊柱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穴位处皮肤常规消*后,以1.5寸不锈钢毫针快速刺皮下,进针约1寸。针刺得气后,快速捻转,行强刺激手法,使针感向少腹传导,持续行针1分钟。

然后取医用玻璃罐拔火罐,用闪火拔罐法拔在穴位上,并使针在罐中。留置针罐10~15分钟。经前3~5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0次。

体会: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病症。

其病机是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气血流行受阻,导致“不通则痛”。

十七椎下穴位于督脉,与任脉、冲脉相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取之可通调诸阳,经气流通,则疼痛自止;火罐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止痛的作用。

针刺火罐协同应用,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作用更强。

临床用于治疗痛经一症,效果极佳。特别是一些疼痛较剧的患者,疗效更好。

8

针刺次髎穴治疗腰痛

取穴: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第二骶后孔中。

操作方法:病人取俯卧位,于第2骶后孔中取次髎穴,穴位处皮肤常规消*。

取3.5寸毫针直刺入皮肤,进针2~2.5寸,待针下由沉紧变为落空感时缓慢调换针体方向,同时询问病人有无酸麻胀感并使之传入前阴后,行捻转泻法2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天针1次,5次为1个疗程。

体会:腰痛多因肾虚或感受风寒湿邪以及血瘀闪挫而成,往往伤在督脉,气逆损血,搏于脊膂,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难经·二十九难》中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束诸阳,与诸阳经相通。次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刺之,亦有通调督脉经气之效,故可治腰痛。

《外台秘要》中说:“主腰痛怏快然不可以俯仰”。《针灸大成》中说“主腰痛不得转摇”其理一也。

余早年读大学时喜好打篮球,一次争抢之后,腰部扭伤,疼痛难忍,不能俯仰,不敢咳嗽,只好躺在宿舍静养。

适逢我同寝室一位同学的老父亲到校探望儿子,这位老人是个老中医,心地特别善良,见状就拿出一根银针,在我的臀部扎了一针。行针毕,折磨我半个多月的腰痛,竟不药而愈。问针何穴,曰:“次髎”。

从医之后,余用次髎穴治腰痛亦每每见效,常常赞叹:古人之言不虚,老医之技高超也。

9

针刺秩边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取穴: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骨正中旁开3寸处。

操作方法:常规消*后,用3寸或4寸毫针在秩边穴上深刺,捻转提插,进行中强度刺激,使局部有酸麻胀重感,并向下肢远端放射。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天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体会: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经气阻滞,不通则痛。

症见由坐骨神经走向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常因行走、咳嗽、排便、弯腰、打喷嚏而加剧。

这条疼痛线路与足太阳膀胱经基本一致,深刺秩边穴,能疏通经气,祛风、逐寒、利湿,邪气去而经络通,通则不痛矣。

故《针灸甲乙经》中说:“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也说:“治腰痛不能俯仰,小便赤涩,腰尻重不能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毁掉一个女人的健康很容易,给她买一堆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