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偏小胆囊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指尖下的寸关尺我的中医之缘和中医传承思
TUhjnbcbe - 2021/8/4 18:04:00
白癜风得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中医迷的故事分享指尖下的寸关尺——我的中医之缘和中医传承思考

中国人其实都有朴素的中医思想,也有简单的内观能力,大家知道容易发火是肝火大,失眠可能心火大,小便不利则是小肠火。所以,中国人都有成为中医的可能。

1彷徨与困惑

我是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长大的,四代同堂,有一个很大的家族,家人非常重视教育,我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比较多。我是理科出身,一直从事通讯技术研究,是一个所谓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我对传统文化和中医却很感兴趣,并自己尝试去阅读《*帝内经》、《伤寒论》和《脉经》等书籍。但苦于无人指导,无法理解这些中医经典著作,迟迟无法走入中医的大门。

岳母有糖尿病,一直用西药治疗,各种并发症逐渐有出现的苗头。岳母在例行的体检中发现肝中有囊肿,西医治疗方案就是手术。由于岳母有糖尿病,手术风险比较大,医生也说不排除术后会癌变。我和妻子都希望能通过中医来治疗,我们对中医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当带岳母去中医就诊时,一个个名医大医却都是轻描淡写的把脉,甚至不进行脉诊,就很快写出一个套方,后续治疗效果往往都不如人意。当小孩发烧时,西医也常常不能辨识出病症,只是开出一堆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我的孩子也因为感冒习惯性地用西药治疗,产生了哮喘的症状,每次感冒都会有轻度的哮喘。两个孩子也都曾有过高烧经西医治疗,一周后发展为严重肺炎而住院两周的痛苦经历。

家人对好的医生和医疗的需要给了我压力,我准备自己学习中医知识,希望自己经过学习能够判断出病症病因,不受庸医的误导,我开始认真阅读《脉经》。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可以从指下的感觉分辨出浮脉、滑脉、弦脉等等,可以知道是表寒还是内寒,是表热还是内热。但我的理解还很肤浅,无法分辨出病症、病机等,更无法对症下药治疗疾病了。

我很彷徨,也很无助……我到处去参加各种中医讲座,可听了这些讲座,还是觉得经典著作的文字难以理解,判断病症病机非常困难,使用方药就更难了。在彷徨和无助中,我甚至对中医都产生了怀疑。中医学习这么困难,我能否学会中医?中医水平提高这么难,那中医中药能否真正治病?

2结缘

正在彷徨的时候,一天,也是中医爱好者的妻子告诉我,正安医馆准备开谢育和大夫的古法脉诊公益课。我非常感兴趣,立即让妻子帮我一起报名。

谢老师对我,有如导师。听了谢老师的古法脉诊课,我醍醐灌顶,一下子顿悟了。对于之前看过的那些书籍我豁然开朗,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药王脉学》、《伤寒论》这些内容我也都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

在学习中,慢慢地我对浮脉、弦脉、虚脉、滑脉、缓脉、芤脉等脉象逐渐明了于心了,在高烧的儿子的脉相中我还把出了药王脉学中的黏脉。浮弦是风寒,要用发散风寒解表药;浮滑是风热,要用发散风热解表药;第二层和第三层滑脉又要用其它类型清热药,比如知母和石膏;黏脉要用解*药等等。逐渐的,按照每部每层脉相确认病症病机、并按照脉相选择中药的方法逐渐走入了我的心里。

我开始给孩子尝试治疗感冒。当孩子感冒又惯常性地流鼻涕干咳呕吐时,我先摸脉,然后开了桔梗汤,并按照脉象增加了知母、紫苏等,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增加了半夏和生姜。孩子终于不像以前一样呕吐了,服药后一天就有好转,不干呕了,3天基本不干咳了,5天不流鼻涕了,一周后完全康复。要知道这在以前,可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啊!

用脉诊的方法给家人治感冒让我初有成就感。

后来,我又继续跟老师学习了鉴湖五脉。鉴湖五脉是一种全息脉。对脉法我好像有天生的敏锐感知力,我能够摸出那些脏腑器官的病脉,每个生病的脏腑器官都好像很清晰的显示在指下,比如,高血压有在寸脉处一个很紧的项强脉;气管发炎,气管就硬硬的浮现出来;胆囊炎,胆囊和胆管会浮现出来,有息肉会有跳动的点状脉,有结石会有涩脉,泥状结石会发现那里象有一点软软的稀泥,还有很多病症和脉象都能感觉得到。全息脉真是太神奇了!

3摸脉实践

前几天,我送我九十多岁的爷爷回老家。家里的邻居知道我曾经给老家妹妹的孩子开过治疗感冒的中药,听说我回来了,都要过来帮他们看一看。

很多邻居反映有胃病,吃饭后上腹部胀,一直使用奥美拉唑来治疗,但时好时坏。我给他们把脉,发现左关(肝脉)第三层一般是弦滑脉,有的左关第四、五层还有缓涩脉。再用全息脉看,胆和胆管的位置很紧,有人还有多个突起的点状脉象。我判断出这是胆囊炎,甚至有人是胆囊(管)息肉。医院做肝胆B超,进一步确认是否是胆囊炎。第二天,一位邻居去做检查了,检查结果是胆囊壁和胆管壁粗糙,确诊是胆囊炎。

我用全息脉甚至发现了邻居婶子的头痛圆形脉象,判断被圆形物体打到头部。婶子这时才想到她十几年前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头部撞击到一个不太大的圆石头,确实一直头疼,而医生也一直没有找到头痛的原因。

和高中同学一起吃饭时,顺手给在座的一位同学也把了一下脉。当我讲出这个同学有高血压、心血管问题、胆结石、直肠息肉和前列腺炎等问题时,医院副院长的一位同学惊奇,他说他第一次看到通过脉诊可以检查出这么多的问题,感叹脉诊可以代替医疗仪器了。

4现实问题

我的很多邻居长期处于病痛中,在基层医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些医疗机构的医生们,不管是通过仪器诊断,还是中医通过中医诊法诊断,都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比如上面提到的胆囊炎被当做胃炎来治疗,延误了病情,让病人经受长期的疾病折磨。这说明基层医生的教育和培养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经验欠缺,西医不能判断哪些器官需要进一步仪器检查,或者考虑到治疗费用,认为进一步检查没有必要,这归根结底也是经验和水平的问题;而中医,不能通过中医传统诊法来发现病机病症,这也是中医的现状和中医教育的悲哀。

联想到现在的反中医潮流,确实存在一些原因导致了反中医潮流的存在。一些人对中医不了解、不清楚,盲目反对;还因为一些普通中医师的水平不高,治疗效果有限,导致病人及家属对中医中药的误解;还有经济利益的原因,药厂的推波助澜,鼓动了一些人大力反对中医中药。

而我却从中医的脉诊中发现了中医的魅力和力量,能够利用脉诊去探查亲朋好友的身体状况,发现他们身体上可能存在的病症,我对中医的怀疑和彷徨彻底没有了。

5中医的方向和畅想

我通过脉法诊断出同学的病症后,他请我帮忙治疗,而我却因为目前自己中医知识的欠缺,很遗憾还不能为他消除病痛。

怎么弥补这个遗憾?

我想我还要进一步学习药王脉法。利用药王脉法中提出的古中医用药模式,只用小小的寸关尺,就能把千年历代的诸家各派学问学说,尽收入三指之中,融合成一炉。病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以简御繁,收则一粒芥子,放则一个世界。每一张处方,皆是紧扣着病机而开方。这样,药方从套方的有招到无招的境界,达到大道至简的层次,治疗效果也会更上一层楼。

我还阅读了一些中医大学本科的教材,发现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脉诊是短短的几页,包括面诊、舌诊、色诊等诊法也很简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内容可能未深入讲解,未来的中医师也就很难掌握中医诊断方法,不能实现病机、病理和方药的环环相扣,因而治疗效果也往往大打折扣。

中医培养的改革点可能就在这里,中医培养以中医诊法为中心,学习各种症型和病机,实现病机病理方药的环环相扣,提高中医师的水平。一个指下明了的中医,能够通过中医诊断方法特别是脉诊判断出病人的病症,分析出病机,相信治疗效果会大大提高。如果能够进一步的融会贯通,从有招到无招,达到大道至简的层次,一个大中医就会横空出世。

希望我们都通过学习中医知识成为一个指下明了的中医,不为金钱,不为名誉,只为亲朋好友不受庸医的误治,不受病痛的折磨。这是我个人作为中医初学者的一点点粗浅想法,希望大家不吝赐教,以此共勉。

编者语

读者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应该都有遇到过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好病的经历吧,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走上自学中医的道路的。本文的作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与中医结缘。作者学习中医的经历,相信给了我们每一位中医爱好者更多的信心,去学好中医,将来帮助到更多的亲人和朋友。真心祝愿我们每一位中医爱好者都从中医学习中收获健康和喜乐。

作者:肖荣建

编辑:一凡,慧德

欢迎各位中医爱好者分享您身边的故事,无论它多么平淡无奇,只要有一份对中医的热爱,我们都期待着您的美文。投稿的朋友有机会获得和深圳中医人文记录团队一起拜访民间中医的机会。

投稿邮箱:laiqingxing

zanclub.org。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或者有中医推荐给我们,欢迎扫描以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尖下的寸关尺我的中医之缘和中医传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