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年都在体检的你,真的懂“它”吗?
是不是觉得一成不变的项目有点“走过场”?
有没有被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标志物吓到?
名目繁多的基因检测,也曾让你一头雾水?
本期,我们针对体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出科学解答,教您正确认识体检,为健康保驾护航。
疑问一:体检项目那么多,哪些跟肿瘤相关?
体检年年做,但不少人的体检都局限于常规项目:量下身高体重、查个血常规、拍个胸片……看似在积极地为健康“把关”,却很容易将体检变成“走过场”,一不小心还会疏漏了最危险的健康大敌——肿瘤。
要想及早“揪出”肿瘤疾病,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哪些体检项目与肿瘤息息相关。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No.1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主要是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提示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等。
No.2
B超检查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包括甲状腺、胸腹部等。
No.3
胃、肠镜
主要用于排查消化系统的病变,排除胃癌、肠癌。
No.4
胸片
通过X光影像排查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No.5
基因检测
针对肿瘤的基因图谱进行测试,如果检测出来基因中携带致病性突变或可能致病性突变,提示的是患相应癌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那么需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和加强常规体检等。
No.6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及消化系统有无病理现象。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病人脓血便中可找到肿瘤细胞。
No.7
妇科宫颈涂片或TCT
可获取子宫颈口的脱落细胞,检查早期宫颈癌。
No.8
乳腺钼钯摄片
能在X光摄片中显示不同组织的图像,有利于发现深部的微小乳腺癌病灶。
No.9
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可以直观了解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肿瘤的定位、病变的范围等。
在实际体检中,这项肿瘤检测项目不必全都做,但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搭配。比如不能一上来就做核磁进行全身扫描;再比如,单纯选择做肿瘤标志物,这一项,也是不合理的。
疑问二: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症吗?
近些年,很多体检套餐里增加了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多抽一管血就可以筛查很多癌症,这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也经常有人因为肿瘤标志物偏高而担惊受怕。
这里我们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
事实上,单纯靠肿瘤标志物这一项筛查肿瘤是不合理的。某些良性疾病可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而即便是已经患上癌症,包括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标志物也并不都会升高。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但单独发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一般来说,当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医生一般会建议再复查一次,因为有些炎症、良性肿瘤发生时,可能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如果复查结果还是升高,就要看看这提示哪个系统的肿瘤。尽早找到专科医生进行分析和决定进一步的检查。
疑问三:发现增生、结节是不是意味着会患癌?
当你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增生”“结节”“囊肿”等字眼时,内心一定是非常崩溃的。
相比过去,目前各类“增生”、“结节”检出率明显提高。在癌症高发的背景下,很多人担心这会发展成癌症。
增生是医学病理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正常组织的过度生长。
增生在人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常见的乳腺增生、骨质增生、前列腺增生等;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息肉、结肠息肉、子宫肌瘤等,也是增生的一种形式。大多数增生是良性的,定期随诊观察即可。
结节是在正常组织中长了的新生的包块。
与增生有所不同,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的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皮肤结节等。多数结节是良性的,但若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就需要格外注意。
疑问四:在肿瘤筛查方面,有哪些体检建议?
根据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数据,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是我国较高发的6种恶性肿瘤。
低剂量肺部CT可作为中老年人肺癌筛查的常规检查手段。消化道肿瘤是体检中容易遗漏的部分,经常在出现症状时再去检查,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因此胃肠镜的检查应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成。肝胆、泌尿系及甲状腺彩超是基本筛查,有不确定时要及时升级,进一步确诊。
女性应该加强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的筛查。乳腺+腋窝彩超是乳腺癌筛查最基本的检查项目,结果异常或40岁以上,特别是有家族史者应加做乳腺钼靶检查。
女性应在首次性生活后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30岁后,每年接受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感染与宫颈癌有明确的相关性,也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疑问五:基因检测在肿瘤早筛、早诊里发挥什么作用?
市面上经常有些商家推出“一根头发预测疾病”的项目,声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风险,对祖源、皮肤、营养代谢、健康风险、遗传疾病、运动基因等进行检测。这些商业化的基因检测其实与医疗级基因检测大相径庭。
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建议以下人群进行医学基因检测:
1.有疾病家族史的人重点检测遗传性疾病基因,早做针对性预防;
2.生活习惯不规律,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需重点